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5)
期刊文章(43)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3)
非遗保护 (22)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35)
2013(12)
2012(12)
2011(8)
2009(4)
2008(4)
2006(2)
2005(3)
2000(1)
1992(4)
按来源分组
恩施晚报(10)
浙中新报(1)
新安晚报(1)
学会(1)
中国经济信息(1)
石油知识(1)
生活报(1)
中国统一战线(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1)
文学港(1)
立功不居的谢逸
作者:何国华  来源:广州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中山  建设措施  破坏者  革命事业  同盟会  中华民国  铁路局  民主  丘逢甲  贡献 
描述: 谢逸是德高望重的第一批同盟会员,他对推翻腐败、卖国的清廷的民主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却功成引退。谢逸认为,“革命是破坏行动,政治是建设措施,是两回事。从事破坏者
黄鹤立交匝道加固技术
作者:朱建斌 顾海明  来源:广东公路交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立交匝道  病害分析  连续箱梁弯  体外预应力加固 
描述:黄鹤立交匝道位于深圳机场跨广深高速公路上,型为4×28m+2×40.5m+5×2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全长333m.分析了立交匝道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在小半径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弯采用体外
革命逸史:谢逸事略
作者:冯自由  来源:大风 年份:193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革命逸史:谢逸事略
侨贤民主革命家谢逸
作者:何国华  来源:梅县侨声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侨贤民主革命家谢逸
曾巩《归老记》到底为谁而作
作者:梁颂成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归老记》  曾巩  苏辙  柳拱辰  柳平 
描述:清嘉庆《常德府志》根据苏辙《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的内容,推断曾巩《归老记》是为筠州刺史柳平而作。这一说法还误导了后来的学者。根据曾巩之文和苏辙之诗的写作时间,及诗与文内容的有关细节,可以判定曾文
群策群力 集资建——五通桥区西溶镇建成正觉寺
作者:袁富廷  来源:乐山交通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群策群力 集资建——五通桥区西溶镇建成正觉寺
《谢逸、谢良牧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简介
作者:周育毅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中山  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史  知识分子  暨南大学  马来西亚  华侨  史料 
描述:该书由房学嘉、李大超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专题史论集。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翔实的史料,鲜为人知的事实,撰写并讴歌了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伟大斗争中,马来西亚华侨知识分子谢逸
孙中山与爱国华侨谢逸谢良牧兄弟
作者:熊守清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中山  爱国华侨  河口起义  兄弟  海外华侨  李准  讲习所  同盟会  都督  永丰舰 
描述:人民一道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华侨有功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②华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从《草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
作者:白玉鹏  来源:北京经济了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西厢记》  “情”  汤显祖  杜丽娘  现实主义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王实甫 
描述:从《草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两个梦白玉鹏倘若将《草惊梦》与《游园惊梦》并提的话,似乎难以道出二者有何必然联系。然而同为生活的折射、在虚幻的梦纱背后,定会有某些潜在
徂徕沟应是相土东都故址
作者:严承飞  来源:泰安文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徂徕沟应是相土东都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