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念的月 思念的歌
-
作者:丁丽 来源:新语文学习·初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念 宋神宗 王安石 密州 苏轼 汴京 苏辙
-
描述:北宋神宗熙宁九年,41岁的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在密州做太守。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受冷遇的境地。因此,他既对朝廷政局强烈关注,又怀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而与骨肉同胞苏辙也有六七年不见……凡此种种,让他内心的郁愤实在难以隐藏。中秋之夜,与友人共游金山
-
艺展荣耀,传承铸造科勒 中国艺术家作品展亮相山城
-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家 中国 山城 作品 铸造 传承 重庆 艺术品
-
描述:结合的跨界魅力,共襄优雅艺术的盛举,在重庆这个广纳天籁灵气的城市,用艺术妆点生活。
-
考订《九歌》应是楚天神、地祉、人鬼之祭歌
-
作者:张中一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歌 神名 太一 祭歌 祭祀 标题 汉武帝 阴阳五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 汉代
-
描述:论而加上去的。《九歌》的第一篇《东皇太一》神的祭祀起于汉武帝。“太一”这个称谓的出现,最早见于《老子》和
-
痴心不改只为歌——记歌者黄鹤翔
-
作者:木木三 来源:广播歌选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痴心不改只为歌——记歌者黄鹤翔
-
《四声猿》《歌代啸》及其他
-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渭 王骥德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戏曲理论批评 袁宏道 孟称舜 艺术家 杂剧 智慧力量
-
描述: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免袒裼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这是徐渭45岁时所作《自为
-
调寄 洞仙歌
-
作者:友竹 马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还魂记》 柳梦梅 陈最良 汤显祖 自画像 太湖石 杜丽娘 南安
-
描述:明汤显祖传奇《牡丹亭还魂记》写南宋南安太守杜宝延请名儒陈最良为女儿丽娘教授经书,丽娘读经倦怠,与侍女春香去后花园游玩,见园中百花烂漫,春意盎然,心有所感。丽娘回房小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钟情欢好,醒后相思成疾,悒悒而终。地府判官得知丽娘死因,心生怜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探胜
-
作者:蔡义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南村 三重 盗贼 广厦 幻想 王安石 沾湿 冻死 换韵
-
描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调寄 洞仙歌
-
作者:锦文 季仁葵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寻梦 相思 汤显祖 阴阳两界 牡丹亭 后花园 太湖石 死因
-
描述:梦儿如许。甚梦儿如许,重觅梦儿真如许。最撩人、昨日云抹风侵,今朝却、飘去哪方远处。伤蝶儿对舞,燕子双飞,飞过空亭无人语。奈眷念心间,清泪眸边,茕茕立、何从追取。信梦短情长不相欺,但水满深池,月圆高树。
-
简笔画:一首无字的歌
-
作者:陈夏兰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手段 简笔画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小学 语文教学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
描述:简笔画:一首无字的歌
-
《九歌》应是九首诗
-
作者:李青石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屈原 楚辞 《九歌》 九体辞
-
描述:国殇》、《礼魂》二诗应合二为一。结论是《九歌》属于九体辞,应该由九首诗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