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新闻应是时效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卢纯田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新闻应是时效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最高法:将统一死刑适用尺度
作者:于松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死刑复核  适用标准  受理案件  犯罪分子  工作报告  结案率  执行  死刑适用  黄松 
描述: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10年度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将统一死刑适用标准,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均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据介绍,去年全年
统一城乡税制应是长远目标
作者:李本贵  来源:财政经济评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统一城乡税制  农业税收制度  税收优惠政策  农业生产资料  企业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取消农业税  税收政策  减轻农民负担 
描述:长远目标,在2020年内暂时不宣传和不实施城乡税制统一较为适宜.2020年后,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再来判断统一城乡税制的时机是否成熟.
语文课应是文本与生活的统一
作者:樊雪平 宋鸿昌 熊克芳  来源:新时代教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指导价值。
辩证法应是主客体的统一
作者:周杰 王春玲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辩证法  主客体  主体思维  主体认识  主体性  理性思维  辩证本性  辩证思维  自我意识  客观世界 
描述:辩证法作为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无疑包含着主体性的内容。但是,在以往对辩证法的研究中,人们往往从客体的客观方面,从客体决定主体的方面去理解,而很少从主体方面,从主客体的关系方面来理解,因而不了解辩证法所固有的主体性。为把辩证法的研究引向深入,本文试就这一方面提出几个研究问题。
《牡丹亭》主题意蕴再探
作者:徐锦玲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  爱情  政治  政治  理学  理学 
描述:在主题意蕴上,《牡丹亭》在以言情为主的爱情故事中,高度赞扬杜柳爱情具有个性解放精神的以情抗理追求。同时,在《牡丹亭》以政治为副的抗金故事中,又深刻批判了杜宝等思想僵化、御侮无策的正统理学之士
《王安石是个慈父》点示阅读
作者:赵新民  来源: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点示阅读  儒家伦理  改革家  政治 
描述:王安石在政治上是深具魄力的改革家,不顾艰难推行新政,在家庭中则是少见的慈父。不但挚爱儿子,也深爱女儿。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这种深挚的爱并非仅是对儒家伦理的遵循,而是植根于其天性。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调歌头  思念之情  王安石  政治  时值 
描述:这首词作于1076年,当时作者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密州。此时的苏轼四十一岁,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和政治上的失意两相交织,于是便有了这首词。
颠覆思维定势解构生存空间:解读蔡楠《行走在岸上的鱼》
作者:柳青  来源: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颠覆  思维定势  解构  生存空间  解读  深度思考  小小说  传统与现代  叙事模式  小说艺术  唯美追求  篇幅短小  宏大叙事  读书人  白洋淀  主题  智慧  阅读  幸福  统一 
描述:深度思考完美地统一在短小的篇幅之中.
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
作者:王水照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政治态度  政治  乌台诗案  司马光  政治思想  两面派  免役法  政治倾向 
描述:文,一口气给苏轼扣上了“投机派”、“两面派”等大帽子;在同一期上,梁效们又给加上“顽固派苏轼”的恶谥。嗣后,江天之流又出来从“文艺”的角度把苏轼的政治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