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7)
报纸(55)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49)
地方风物 (22)
地方文献 (10)
红色文化 (7)
按年份分组
2012(14)
2011(16)
2010(12)
2007(7)
2006(4)
2005(7)
2004(5)
1998(4)
1995(3)
198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9)
铜川日报(2)
世界核地质科学(2)
矿业安全与环保(1)
上海戏剧(1)
人事与人才(1)
北京青年报(1)
明清小说研究(1)
中国翻译(1)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王安石小人化过程
作者:朱国华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蔡京  小人化  新党  旧党 
描述:程,展示了权力参与建构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可能限度。
Credence Systems出新的桌面测试系统
作者:暂无 来源:电子测试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利登系统公司  桌面测试系统  PersonalKalos2  非易失性存储器 
描述:Credence Systems出新的桌面测试系统
明上古之绝学”的东坡《书传》
作者:舒大剛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朱熹  王安石  上古  宋代  晃公武  皋陶  三江  禹贡  南宋 
描述:(未完稿);苏轼撰有《易传》、《书传》和《论语说》,苏辙撰有
文苑:白大师刘、邓、田军长释、吴、曾居士函
作者:暂无 来源:大云 年份:192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文苑:白大师刘、邓、田军长释、吴、曾居士函
从宋代台阁的繁衍看文学派的形成机制
作者:祝尚书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阁  西昆派  杨亿  晏殊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又不断地变异创新,从而保持了文学继承的多样性和持续性,是宋代文学派林立的形成机制,也是推动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强大动力,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应当给予肯定。
古代“记”文章的分类与特点
作者:方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中学语文课  旅行见闻  永州八记  杂记  柳宗元  王安石  文学形式  古代  写景状物 
描述:山记》等。二、记事类。这类作品主要是记述某一事件的经过情况的。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三、记人类。这类杂记叙述历史上重要事迹。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究践履”
作者:陈奇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知行合一”  陆九渊  心即理  主观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精神本体  知与行  事功精神  《传习录》 
描述:同程朱一样,他也认为知在先,行在后.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的知行观自然不同于程朱,然而也不同于陆九渊.他的主观唯心主义较之陆九渊更为彻底,不仅认为心即理,而且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他认为,陆九渊的知先后行论,将知与行划分为认识的两个阶段,有滑向心外有物、心外有理的危险.他认为,所谓知,就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所谓行,就是去恶正心,回复良知.二者密不可分,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二者是统一的,统一于良知本体,不存在知先行后或先行后知的问题,不可将知与行割裂.为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
北宋党争与“荆公
作者:沈松勤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党争  创作主体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  西昆体    生命意识  参政主体  新旧党争 
描述:北宋党争与“荆公
论王荆公:[王安石]
作者:莫砺峰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评论  王荆公  文学创作 
描述:论王荆公:[王安石]
古诗中的藁砧
作者:王修志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衍义  刀头  谐音  隐语  析字法  合体  古诗  王安石  风雨  诗味 
描述:“还”,“何当大刀头”,问何日当还也;“破镜”是“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