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辞、批评及其他
-
作者:王玉琮 来源:领导之友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 《泊船瓜洲》 王安石 意中人 “过” 文人 江南 数字 衣带 “朦胧”
-
描述:。倘若直说“我可想死他了,”就乏味得多,也绝登不得大雅之堂。
-
贫乏的批评
-
作者:李鸿然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人日记》 果戈理 艺术个性 艺术把握 文化保守主义 作品 布莱希特 王安石 鲁迅 中国古代戏曲
-
描述:贫乏的批评
-
论王安石诗文的思维视角
-
作者:王耀辉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文 创新思维 审美
-
描述:诵读王安石的作品,常常会产生一种认同感、新颖感、钦佩感和震撼感,这种感觉的产生,其力量源自何方?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力量源自王安石独立的人格魅力、浓厚的创新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审视习俗、推陈出新的精神。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探讨王安石诗文的精髓,以揭示王安石诗文千古不衰的秘密。
-
深度报道的崭新视角
-
作者:张文 来源:中国地市报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报道 多媒体时代 新视角 王安石 写作技巧 读者 新闻竞争 新闻法 南方周末
-
描述:烈的媒体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
-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
-
作者:顾聆森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戏剧 戏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中国古代戏曲 《西厢》 《琵琶记》 《牡丹亭》 王世贞 汤显祖 《拜月亭》 戏曲理论批评 文学性
-
描述:论中国古代戏曲的理论批评顾聆森戏曲理论批评与戏曲活动与生俱来。但在它的前期,只不过局限于对词藻的品评或从事考证本事、源流等一些表层活动。随着昆曲实践的发展深入,品曲的理论建树以其瞩目的广泛性与深刻性
-
关于汤显祖研究的“对话批评”
-
作者:程芸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研究 戏剧文学家 戏曲文学观念 对话式批评 学术范型
-
描述:实为晚辈楷模!
-
吴梅的戏曲批评
-
作者:邓乔彬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梅 戏曲批评 元剧 作品 汤显祖 杂剧 四梦 中国戏曲 香囊 词藻
-
描述:》,亦有戏曲批评的内容。但是,诚如传统诗话、词话一样,清代以前的戏曲批评往往失之过简,令人“点”而难“悟”,尽管有些评论十分精到,但总的说来是不成系统的。 清人姚燮(1805—1864)曾作《今乐考证
-
王思任戏曲批评
-
作者:佘德余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思任 《西厢记》 杜丽娘 《牡丹亭》 王实甫 汤显祖 戏曲批评 人物形象 封建伦理道德 祁彪佳
-
描述: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当时及其
-
批评应是理解与发现
-
作者:安葵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 批评家 剧作家 作品 青年学者 李氏 古典名著 戏剧批评 形象感受 剧目
-
描述:欢迎,有的获得很高的奖项,但却受到研究这些名著
-
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
-
作者:陈剩勇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家 司马光 学术性 伦理性 衡评 《通鉴》 王安石 现实政治 历史现象
-
描述:不是从社会的发展、运行和演化中进行历史主义的考察,而是满足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伦理价值判断,满足于对历史现象的褒贬惩劝,这类衡评应归入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系中,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这一衡评模式体现了儒教伦理纲常和当朝现实政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