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谭盾 可视可的自然之声
作者:王天翔  来源:优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语言  音乐家  实验音乐  园林  昆曲  美国记者  心灵  自然  牡丹亭  实景 
描述:有所渴望的心灵听到了他们自己的心音源地。他找到了
张世铮昆剧专场书
作者:陈朗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折子戏  《牡丹亭》  《长生殿》  穷途落魄  东坡剧院  剧目  人物性格  乾隆时期  流行歌曲 
描述:张世铮昆剧专场书陈朗本文图片摄影:俞成夫今年夏热,各地皆然,而杭州为甚。客居"天堂".日炙霞蒸.况味可知。8同中旬.雪雯忽来相告:杭州将举行"金秋曲会",有几个专场,内9月12日晚为张世铮昆曲老生
天人应是古代民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作者:王玉华  来源: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人感应  民本思想 
描述:古代民本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是儒家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即天人感应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天人之间是能够互相感应的,天意常常要通过民情体察出来,而作为天意权力的体现者君主必须通达民情,必须重民、恤民、爱民,并以此作为专制统治的有效补充
《紫钗记》的季节与生命意识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季节  季节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汤显祖的《紫钗记》具有极强的季节,并从中透露其鲜明浓郁的生命意识。剧本第2出《春日言怀》,就是从元和十四年立春之日开始的。生扮李益上场,唱了一首【珍珠帘】,中有羁旅消魂寒色里,悄门庭报春相问:才情
传统耻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先秦时期  传统  《光明日报》  春秋战国时期  《尚书》  《周礼》  《诗经》 
描述: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降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均从各自的角度论述和实践着耻文化。
区分象征和托言志
作者:杨帆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志  象征  表现手法  表达  艺术手法  王安石  形象  作者  区分  概念 
描述:象征和托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
含妙理总堪寻”讲评
作者:田宗昌 付卫锋  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界  王安石  议论文  人类社会  启示  文字  鸟兽  命题作文  发展等级  文题 
描述:【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王安石曾说过:"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古人云:"境自远尘皆入咏,含妙理总堪寻。"的确,自然界包罗万象,生生不息,昭示
寓理:论李觏的咏物诗
作者:欧婷婷  来源:岁月(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咏物  咏物  寓理  寓理 
描述:品的过人之处和写作特点.
言志 含蕴有味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志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描述:诗法指津"托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言志",也称"寄意于",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作为叙述符号存在的人和——论汤显祖戏剧中人和的叙事作用
作者:吕贤平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叙述符号  “临川四梦”  叙事任务  “戏眼” 
描述:,更有意于这些人和在戏曲中的结构能力,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