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探胜
-
作者:蔡义江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甫 南村 三重 盗贼 广厦 幻想 王安石 沾湿 冻死 换韵
-
描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艺海拾贝(之五)
-
作者:秦牧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幻想 牡丹亭 汤显祖 故事 情节 文学作品 妇女 杜丽娘 怨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
描述:样的情节完全出于幻想和虚构。它不能使现代一般的人们感动是自然不过的事。但是,如果以为在它刚刚问世的明代,也没有人被感动过,那就大错特错了。汤显祖这部传奇,当年开始上演的时候,不知道使多少痴男怨女
-
茶亦醉人何必酒 茗能香我不须花:漫谈中国传统茶文化
-
作者:皮晓燕 来源:课外阅读(中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伯虎 境界 中国茶文化
-
描述: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背景和雅俗共赏的文化品位。从茶史渊源到品茶论道,寄寓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和艺术理想。她的内涵,已成为科学、哲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其审美观念上表现为对“味”与“和”.的追求。
-
治学的“三种境界”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种境界 王国维 治学 人间词话 宋词 晏殊 引用 句子 词句 柳永
-
描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治学有“三种境界”。就此他引用三首宋词里的句子来说明。其一是晏殊《蝶恋花》里的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二是柳永《风栖
-
汤显祖的“意识境界”刍议
-
作者:邹元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意识境界 生命体验
-
描述:汤显祖的“意识境界”是认知主体将自己的生命作了新的跃动和蜕变而创造的 ,是个体生命与真理“遇合”而产生的辉光气象。“意识境界”生成的三个层面是 :1、遇而后辨 ;2、反思判断 ;3、辨亦不辨。
-
做学问的"三境界"
-
作者:雨声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境界 衣带 宋词 王国维 西风 著名学者 虚怀 晏殊 推陈 雨声
-
描述: 著名学者王国维摘引宋词中的语句,形象地归纳为做学问的“三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咏《凤栖梧》)
-
登高是一种境界
-
作者:骆安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国情怀 徐霞客 柳宗元 “熔炉” 王安石 谭嗣同 雁荡山 蜀道难 坚定信念 黄鹤楼
-
描述:登高是一种境界
-
公益事业的最高境界应是“亏损”
-
作者:杨金溪 来源:乡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益事业 城市公共交通 最高境界 优先发展 低票价政策 社会保障 政策性亏损 公共交通企业 市人民政府 经济政策
-
描述: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文件称,城市公共交通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对于公共交通出现的政策性亏损,城市人民政府要给予补贴。
-
书生报国与文人境界
-
作者:国风 来源:啄木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东林党人 孔子 中国历史 士人 士大夫 孟子 王安石 范仲淹 政治改革
-
描述:中,正透露出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艰苦卓绝的风骨。
-
“惊梦”三境界
-
作者:顾瑞雪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古典文学作品 艺术形象 传统剧目 形象生动 人的形象 汤显祖
-
描述:《牡丹亭》是昆曲的传统剧目,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其作者是被誉为“中国的莎±比亚”的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全本《牡丹亭》剧情起伏曲折,唱腔文辞华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活,尤其是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