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9)
报纸(35)
学位论文(13)
会议论文(5)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7)
地方文献 (96)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9)
2011(19)
2007(16)
2006(15)
2005(15)
2002(9)
2000(6)
1988(2)
1986(6)
1981(1)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2)
陕西戏剧(2)
文教资料(2)
电影文学(1)
中国文学研究(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文艺生活:下旬刊(1)
散文(1)
全国新书目(1)
北京晨报(1)
南京 我的“牡丹”月
作者:罗玛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现代人  江苏省  南京  电视剧  小剧场  折子戏  古代 
描述:与闲散。记得一次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剧场里看折子戏,
大制作应是艺术上的“放大”
作者:徐俊西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制作  艺术现代化  小剧场  传统戏剧  舞美  新版  《红楼梦》  大场景  文化建设  重新构思 
描述:新版《红楼梦》无疑是大制作。大制作,简单点说,会将原来很多方面作“放大”处理,例如舞美、音响等,这样做,能使艺术感比过去更强,更有生命力、震撼力。应该说,这是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趋势。从上海的文化建设方面来说,上海也需要这样的大制作。当然,艺术有艺术独特的审
论汤显祖科举生涯与其文学创作之关系
作者:李婧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科举  诗文  戏剧 
描述:本文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来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从而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
试论汤显祖戏剧中的时间
作者:龚重谟  来源:福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  时间 
描述:戏剧是时间艺术。中、西方戏剧对时间的处理有同又有异。汤显祖在戏剧中对时间的处理 ,能体现汤显祖戏剧艺术的特色。比较汤氏与莎翁的戏剧对时间处理的异同 ,以管窥中西方戏剧在表现手法上的各自特征。
袅晴丝释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  艺术作品 
描述:汤显祖《牧丹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所云晴丝,究竟指何种实物? 因某朋友在网上推出晴丝即蛛丝说,指名道姓逼我作答,我不得不作《袅晴丝说》,着重辨析蛛丝说之欠妥.
汤显祖与“临川四梦”: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剧  汤学 
描述:2010年是我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诞辰460周年。他为人正直,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他著作甚多,却以"临川四梦"四个剧本著称,成为明代戏剧史上的标帜。学界把研究汤显祖的学问称为"汤学",研究和发扬"汤
论《紫钗记》的思想意蕴
作者:李秋新  来源: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评价  戏剧  汤显祖 
描述:在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创伤中《紫钗记》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剧作取材于康传奇《霍小玉传》,又有较大的改动,其理想的追求与批判现实的精神鲜明、突出。它与明代中叶文学 主流相呼应,具有一定的创伤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之我见
作者:邢树娜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爱情  爱情  悲剧  悲剧  共性  共性  差异  差异 
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它们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反映,二者存在着共性.但是,由于它们诞生在不同的国家,并且分别是中西爱情剧的代表作品,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异.
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矛盾冲突比较
作者:冯梦明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  戏剧  戏剧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牡丹事  牡丹事 
描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于东西方各自文化的差异,在国际沟通与交流中容易产生一些沟通问题,本论文将通过研对《哈姆雷特》与《牡丹亭》这两部戏剧的矛盾冲突,反映东西方思维差异,促进东西交流.
试论《倩女离魂》与《西厢记》、《牡丹亭》的传承关系
作者:宋佳东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冲突  冲突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传承关系  传承关系 
描述: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