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小儿疳积
-
作者:徐嘉民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脾胃病 发病机制 危亦林 小儿疳积 肥儿丸 致病因素 虫积 积滞 病理 腹痛
-
描述:性潰瘍病变。如《灵枢》所称的“甘疳”,《巢氏病源》,“疳鼻”,《外台》的“疳溼疮”等。宋代錢乙将疳分为内外疳,在辨証上又分冷、热、肥、瘦四型。自危亦林以后,医家多把
-
陈道隆论咳嗽证治
-
作者:陈玉华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道隆 咳嗽证治
-
描述:陈道隆论咳嗽证治江苏省丹徒县人民医院陈玉华(212003)关键词:陈道隆,咳嗽证治先师陈道隆为沪上名医,对临床诸证每有独特见解,皆本诸《内》、《难》而通贯古今,不乏巧思。而咳嗽一证,所论尤多,兹略述
-
变态反应是喉源性咳嗽的重要病因
-
作者:韦子章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态反应 喉源性咳嗽
-
描述:态反应”是本病的重要病因。现将*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有关资料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纳入标准:以阵发性咽痒、咳嗽、少痰为主要症状,病史在一个月
-
从“哮”论治治疗过敏性咳嗽疗效观察
-
作者:董鸿雁 姜兰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过敏性咳嗽 哮咳 中医药疗法 王烈
-
描述: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呛咳、无痰或少量白粘痰,多在清晨、夜间或运动后加剧,几乎无呼吸困难和喘鸣现象。本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目前已成为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近年来运用王
-
医学三字经浅说(三续)
-
作者:方药中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文献 患者 徐春甫 现代医学 方剂 咳嗽 六味地黄丸 消耗性疾病 子宫内膜 病原
-
描述: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是中医认为人体任何器官的过用,或动作的过极,皆可因劳致(?)。“虚”字归纳中医书中有关各方面的描述,大致是指机体生理调节代偿
-
医学三字间浅说(三续)
-
作者:方药中 来源:江西医药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文献 患者 徐春甫 现代医学 虚劳 方剂 消耗性疾病 六味地黄丸 咳嗽 病原
-
描述:虚癆第三“虛癆病,从何起,”“原註”:咳嗽吐血,五心煩熱,目花,耳鳴,口爛,鼻干,气急,食不知味,贏瘦,驚悸,夢遺,往來寒熱,怠惰,嗜臥,疲倦,骨蒸,不寐,女子不月等証,皆成癆病。“淺說”:中医所謂
-
龚廷贤缓补治“虚劳”
-
作者:姜厚德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廷贤 虚劳 牡丹皮 万历年间 熟地黄 天门冬 咳嗽 万病回春 生地黄 麦门冬
-
描述:更时分作二三十口服之,至卯时(晨5~7点钟)服河车地黄丸一服。具体方剂:怀生地(先以酒洗令净,再入酒拌匀,粗碗盛,坐放砂锅内,重汤蒸半日取出加酒,再蒸至极黑为度,再入生姜汁拌匀,慢火焙干)8两,山茱萸(酒蒸,去核取肉)4两,怀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筋膜,乳汁浸晒3次)3两,牡丹皮(去骨)3两,泽泻
-
小儿感冒口服液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感冒发热 小儿感冒口服液 北京同仁堂 刘韵远 儿科专家 微恶风寒 广藿香 主要成分 临床验证 研制成功
-
描述:,味苦、辛微甜。对冶疗小儿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鼻塞咽痛、咳嗽等有特效
-
唐伯虎题诗治尿闭
-
作者:潘春华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伯虎 中医药 牡丹亭 小儿 三笑 书法 绘画 传说 偏方 风流
-
描述: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三笑"、"三约牡丹亭"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的是他"风流才子"的一面,如传说他不仅才华横溢,擅长书法与绘画,而且还熟谙偏方,通晓中医药之道。一次,唐伯虎应邀去赴四大
-
谈养阴祛邪法应是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方法
-
作者:高慧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疗方法 疾病治疗 祛邪法 儿科 养阴 阴常不足 小儿 易发病
-
描述: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发病,治疗时应辨证准确,及时抓住病机,果断用药,但小儿素体阴虚,病理阴常不足,从小儿特点出发,应把养阴祛邪法作为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