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六室笔记(三则)
-
作者:徐宗元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匈奴 陈寅恪 考工记 货殖列传 史记 笔记 周礼 音读 说者 通称
-
描述: (一)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案周礼考工记上,胡无弓车,注引郑司农云:胡,今匈奴。陈寅恪教授谓:匈奴音读hu na,若去na留hu即是胡,所以通称北方诸族为胡矣。(二) 羯之名,首见于史记货殖列传。羯羠
-
释《司尊彝》
-
作者:黔容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综合研究 全过程 青铜器 鸡彝 铜器群 共名 酒器 考古学家 周礼
-
描述:其朝践用两大尊,其再献用两山尊,皆有罍。”张桂光举出“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二语,以为舟乃盘字之误(本刊今年第2期)。张是从字形和郑司农注:“舟、尊下台,若今时承盘”考虑的。但是它涉及到祭祀
-
“尊家”应是“尊驾”
-
作者:忻达理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重人格 自然吸收 人民日报 严格要求 剧作家 改稿 敬词 橡皮 擦掉 铅笔
-
描述:驾"之误。尊驾,是个敬词,本为对帝王的敬
-
白鹿洞书院
-
作者:暂无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庐山国学 江州刺史 陆象山 王阳明 隐居 讲学 朱熹
-
描述:奏请赐额及御书,书院于是声名大振。以后,陆象山、王阳明等人都曾在此讲学。
-
中国古代的书院
-
作者:李光辉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贤殿书院 中国古代 白鹿洞书院 学术交流 陆九渊 教育组织形式 庐山国学 原则和方法 学术研究 明代书院
-
描述: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办学为主、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并积聚有大量图书的教育机构。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代。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
-
白鹿洞书院
-
作者:木公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庐山国学 江州刺史 岳麓书院 王阳明 陆九渊 星子县 石刻 古木 朱熹
-
描述:院。朱熹任南康(今星子县)知军时,重建院宇,亲定教规,亲自讲学,并奏请皇上赐额,使之名声大振,成为当时中国理学教育的一个中心,陆九渊、王阳明等都曾至
-
名校之于名师:从朱熹、陆九渊看宋代私学发展
-
作者:孙增娟 来源: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私学 朱熹 陆九渊 书院
-
描述:宋代是我国私学显赫的一个历史时期,在理学大师中,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南宋的李侗、胡原仲、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陈亮、叶适等,都曾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文章着重从讲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的办学理念来反映宋代私学的发展。
-
师生关系应是“互尊互爱”
-
作者:刘力强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生关系 互尊互爱 教育者 新型师生关系 创新意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复杂系统 素质教育的灵魂 新型的师生关系 交往障碍
-
描述:师生关系应是“互尊互爱”
-
盠作骡尊跋
-
作者:陈邦怀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注 铭文 创刊号 不同意见 考释 人文 地名 从句 周礼 同声
-
描述:(?)字,右旁虽不可识,然从系可辨,左从句,盖为絇之繁文,絇、拘同声,知郑玄训执为拘、是也。“王初执驹于(厂干攴)”者,言王初次祭马祖于(厂干攴),行执驹之事也。(?)为地名,段何二同志云:”周睘尊
-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
-
作者:邓洪波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的发展 书院制度 南宋书院 岳麓书院 朱熹 《白鹿洞书院揭示》 蓬勃发展 理学家 庆元党禁 陆九渊
-
描述: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邓洪波书院自北宋称名天下之后,到南宋即成为中国士人趋之若鹜的文化组织,书院建设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局面,据台湾孙彦民先生六十年代的统计,全国是期共建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