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应是一种生活常态
-
作者:罗崇敏 来源:华夏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种生命 生活 常态 节律 范畴 诗书 自然 装修 传统
-
描述:读书,对于真正爱书的人而言,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节律。一旦把读书堕入到作秀的范畴,则不足观也。古有"腹有诗书气自华","地瘦栽柳柏,家贫子读书"之说。作为一个有着悠久读书传统的国家,中
-
“诗言志”与“功成作乐”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言志” 表现形态 2010年 大学学报 乐论 功德 范畴 周礼
-
描述:赵辉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诗是周代乐制巾乐的表现形态,属于乐的范畴,故所谓先秦诗论都是乐论。“诗言志”原本是西周礼乐理论形态中乐论的一个命题,足“功成作乐”的乐学观在“论乐
-
二、关于成本范畴——在社会主义生产下,成本的范畴应是C
-
作者:董夫雷 来源:上海会计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 理论概念 劳动者 商品价值构成 成本开支 积累基金 马克思 资本主义社会 剩余价值率 行分配
-
描述:商品价值构成的科学原理W=C+V+M。只有以这个原理来分析,成本的范畴才能清晰,易于把握,在拟订具体规定时
-
社会时空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
作者:王朝增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时空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 自由时间 人的活动 社会发展 重要范畴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时间 资本主义
-
描述:传统的时空观脱离社会实践,拘泥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着严重缺陷。确立科学的社会时空范畴,可以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的范畴体系,深化唯物史观的研究,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新视野。同时,把社会时空纳入
-
层次和过程应是唯物辩证法的最高范畴
-
作者:吉彦波 来源:呼兰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范畴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范畴 层次性 现象到本质 普遍性 对立统一 客观事物 辩证性
-
描述:层次和过程作为哲学范畴,已分别得到学术界的充分关注,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本人则从二者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认为它们应是唯物辩证法的最高范畴.
-
“整体与部分”应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
-
作者:阳作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 全局与局部 基本范畴 整体性 辩证唯物主义 基本概念 形而上学 内容与形式 成对 历史唯物主义
-
描述:,都把整体与部分这对范畴从辩证法中拿出去。就是上面提到的上海版教科书,在1979年8月重版时,也把原来有的“全局与局部”这对范畴删去了。是疏忽吗?不是,是限于篇幅吗?也不完全是。究其原因是对整体与部
-
实践也应是辩证逻辑研究的范畴
-
作者:梁映东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实践也应是辩证逻辑研究的范畴
-
生产力的范畴应是二因素
-
作者:许高明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生产力是历史唯物论与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最一般、最基本的概念。但对这一概念范畴的认识至今还很不一致。到底应该是几因素呢?按照传统的论述,三因素论比较流行,由于一些教科书和经典著作作为定
-
“无极”辨与属性范畴实体化
-
作者:张军夫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之辨 属性范畴 《太极图说》 陆九渊 朱熹 实体化 《老子》 周敦颐 朱文
-
描述:。本文试图从“无极”这个范畴的性质和演变以及属性范畴实体化方面,作一些粗浅探讨。
-
系统与层次应是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
作者:王昌国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偶然性 唯物辩证法 相互联系 规律性 分层次 基本范畴 客观事物 结构系统 深度与广度 人类社会
-
描述:人们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进程而日益深化,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我在唯物辩证法课程的教学中,觉得除了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等传统的基本范畴之外,系统与层次这一对范畴,在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