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 杨泽民:展望信息产业
-
作者:杨泽民 来源:当代通信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农村通信 发展战略 知识产权 标准
-
描述:产销率超过97%。 杨泽民院长指出了我国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存在
-
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
作者:龚孝雄 来源:今日上海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汤显祖 审美 上海昆剧团
-
描述:临川一梦 千古绝唱——《牡丹亭》:传统戏曲的现代回归
-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
作者:沈玲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人本主义 存在 自由 审美
-
描述: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
-
课堂教学有效性透视: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怎样的?
-
作者:张春莉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有效性 有效性特征 余文森 学生 标准 会学
-
描述: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这一问题,余教授进一步强调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出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怎样的
-
作者:张春莉 来源:教育情报参考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 有效性特征 有效性特征 余文森 余文森 学生 学生 标准 标准 会学 会学
-
描述: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这一问题,余教授进一步强调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出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
论古典诗歌审美的纵向比较
-
作者:陈定玉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审美 《桃花源诗并记》 王安石 陶渊明 “变” 艺术表现 李商隐 《孟子》 创作意图 诗歌创作
-
描述:的新东西
-
《牡丹亭》之审美意趣浅谈
-
作者:郑敏婕 来源: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美 语言美 情境美 情境美 个性美 个性美 身体美 身体美
-
描述:《牡丹亭》作为汤显祖的得意之作,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绝美的境界。其语言美、情境美、个性美等共同构成了整个篇章的审美意境。
-
浅论审美体验的特征
-
作者:李永刚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体验 审美对象 联想和想象 审美活动 探求性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审美实践 《牡丹亭》 情感体验 审美感受
-
描述:浅论审美体验的特征
-
梦幻化妆的审美
-
作者:邵森永 来源:饭店现代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记》 基本功 色彩倾向 比赛中 广告宣传媒体 无法评价 参赛选手 《牡丹亭》 题材 综合能力
-
描述:叹声中,观众团团围着模特拍摄。但比赛中也常常出现个别莫名其妙的梦幻化妆,既没有鲜明的主题,没有色彩倾向,又没有造型的美感,令观众和评判也无法评价,令人大失所望,这可能是参赛选手只有热情的参与而无巧妙构思的缘故吧。 梦幻艺术由来已久,从我国古代的《西游记》、《牡丹亭》,到国外《巴比仑史诗》,无一不展示出神奇的梦幻艺术姿彩。
-
文学审美的情感流程
-
作者:朱堂锦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 情感形象 情感共鸣 情感流程 思想感情 《牡丹亭》 文学评论 情感态度
-
描述:情感体验、情感共鸣、情感品味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