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菊飘零满地金(上)
-
作者:张梦 张九玉 来源: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可怜 宋
-
描述:残菊 宋·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1) 掇(2)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
残菊飘零满地金(下)
-
作者:张梦 来源: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可怜 宋
-
描述:残菊 宋·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擸得一枝犹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
《题乌江亭》与《乌江亭》比较
-
作者:韩姝婧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乌江亭》 《乌江亭》 王安石 江东 杜牧 唐 宋
-
描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宋·
-
论王安石的御夏方略
-
作者:王天顺 杜建录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熙宁 经略熙河 宋神宗 夏国 内政改革 契丹 王韶 西夏研究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描述:论王安石的御夏方略王天顺,杜建录(宁夏大学西夏研究所)王安石御夏方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内以制外";二是"和戎"(抚绥熙河蕃部)以断西夏之右臂。这种方略弥补了庆历年间御边名师范仲淹进筑横山
-
汉族为何称为“夏”
-
作者:张再兴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族 汉民族 《说文》 篆文 舞蹈教育 夷狄 华夏 《周礼》 音乐 古人
-
描述:“夏”,也称“华夏”“诸夏”,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说文》:“夏,中国之人也。”所谓的“中国”即是指古代的中原地区,这是与周围的夷狄地区相对而言的。“夏”字篆文写作(?),像舞蹈
-
夏诗捃华
-
作者:李青山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大明湖 四时田园杂兴 《宿新市徐公店》 西湖 王安石 景物诗 纪游诗 《竹枝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描述:在四时景物诗中,夏诗与春诗、秋诗相比,显得数量少,题材窄,其艺术的天地似乎不那么广阔,轻灵纤巧之作多,气象恢宏之作少。这恐怕是与夏日的景物特点有关。夏景不象春景、秋景对诗人那样敏感,那样容易激荡诗情
-
论夏注《王安石诗》
-
作者:吴淑钿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政治情怀 经世思想
-
描述:热潮中,看夏氏表现的经世思想与时代精神。论文归结夏氏选注《王安石诗》的文化底蕴。
-
生如夏花之绚烂
-
作者:鲁先圣 来源:新语文学习(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悬崖峭壁 泰戈尔 夏花 自我激励 生长 恶劣环境 花园 刘绍棠 花朵 土壤
-
描述:的精心浇灌,还是要靠自己艰难地寻找土壤,它们都坚强地生长绽放,开出自己的艳丽,长成自己美丽的风景! 这就是花朵的品格!没有资格选择自己的出生地,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品种,但只要是花,不论生在哪里,就要努力开放。
-
论夏注《王安石诗》
-
作者:吴淑钿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政治情怀 经世思想
-
描述:热潮中,看夏氏表现的经世思想与时代精神。论文归结夏氏选注《王安石诗》的文化底蕴。
-
司马光文学成就述论
-
作者:宋衍申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文学成就 资治通鉴 王安石 欧阳修 古文运动 王莽 赤壁之战 战争 诗歌创作
-
描述:文,三百九十篇奏章,七十八篇书启,六十三篇论、议、评,二十五篇序,十篇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