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网络“学术博客超人”陈景元》之后记
-
作者:叶玉香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博客 网络 超人 学术 艺术论坛 孝感市 湖北省 建筑
-
描述:2007年10月,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的第二届"宗教、建筑、胜境"艺术论坛上,本刊记者张冯娟、孙霞有幸对陈景元先生作了一次题为《访网络"学术博客超人"陈景元》的专题采访,并刊发于《华中建筑》2007年
-
期待讲述刘大年学术人生背后的故事
-
作者:赵庆云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 马克思主义史学 刘大年 故事 人生 期待 唯物史观派 现代中国
-
描述:在学界近年绘制的现代中国的学术地图中,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等及其所代表的史料考订派无疑居于显著位置;与此相对应,曾经主宰当代中国史坛数十年的马
-
北宋学术一元化暗流与实用文学观——以古文家为中心
-
作者:方笑一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开 “一道德” 石介 王安石 学术 文学观念 孙复 古文家 北宋 孔子
-
描述:北宋学术一元化暗流与实用文学观——以古文家为中心
-
大师已乘黄鹤去 学术薪火永传承——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
-
作者:志峰 来源:中国金融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东升 董辅礽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金融 董事长 缅怀 先生 老师 学术 传承
-
描述:的传遍了华人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久久不能平息。
-
外语学习应是“学得”还是“习得”
-
作者:孙为民 来源: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得 习得 差异 融合性
-
描述: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语言学得与习得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在母语与外语学习中的差异,阐明我国的外语教学应坚持以外语是学得的观念为主,习得只起辅助作用,并强调学得与习得的融合性。
-
汤显祖与孟称舜对情的倾诉比较
-
作者:陈海敏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与孟称舜 戏曲作品和戏曲理论 对情的倾诉 差异
-
描述:汤显祖和孟称舜的戏曲作品和戏曲理论都以重情著称,两人都热衷于对情的倾诉,但两者的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本文从创作手法、情的内涵、情与理关系等方面对之进行比较分析。
-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之我见
-
作者:邢树娜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爱情 爱情 悲剧 悲剧 共性 共性 差异 差异
-
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它们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反映,二者存在着共性.但是,由于它们诞生在不同的国家,并且分别是中西爱情剧的代表作品,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异.
-
礼教桎梏下人本质欲望的觉醒——在与《西厢记》比较中看《牡丹
-
作者:刘晓娟 来源:科教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差异 差异
-
描述:《西厢记》后的三百年爱情题材戏曲创作,几乎完全重复着《西厢记》的主题,即歌颂“有情”的婚姻观,反对封建包办的婚姻,追求爱情自由,直到《牡丹亭》的出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上对《西厢记》有所超越,它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
-
傣禄和薪水的差异
-
作者:薛理勇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薪水 被动语态 工薪阶层 《说文解字》 主动语态 俸禄 餐饮业 同义词 《周礼 《礼记·月令》
-
描述:近几年上海的餐饮业为了招徕生意纷纷亮出“为工薪阶层服务”、“工薪阶层消费”、“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价位”等口号。所谓“工薪”就是合“工资和薪水”为一,于是乎“工薪阶层”似乎就成了“贫穷阶层”的同义词。那么工资和薪水是否有区别呢?这得从古代的“俸禄”制度开始讲起。
-
《牡丹亭》爱情观的矛盾和局限
-
作者:张兵 杨绪容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情至 情至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矛盾 矛盾 差异 差异 局限性 局限性
-
描述:牡丹亭》的爱情观存在着现实之情与理想之情的矛盾 ,以及情与理的调和折衷、功名对爱情的冲击等方面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