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
作者:陈寒鸣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平民阶层 儒学 儒者 后叶 圣人 何心隐 正宗 现实社会 罗汝芳 山农
-
描述: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
-
评朱元璋《御注道德真经》
-
作者:艾力农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道 朱元璋 天地之理 唯物主义 《老子注》 圣人 田租 道德经 万物 王安石
-
描述:盛大帝国,中土在元蒙古贵族统治九十年之后,经济衰竭,社会紊乱,学术思想也呈现低沉状态。在这不长的时间内统治者主要是以南宋理学为思想武器,《朱注四书》已成为士子必读之书,儒、佛、道合流已成定局,各据势力,可以说唯心主义思潮占绝对优势,唯物主义著作甚为尠少。但在明代开国初期,也出现了一些具有
-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探源
-
作者:季平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孟子 文集 扬雄 政治思想 圣人 孔子 礼乐 熙宁
-
描述:变法期间,一变而为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政治对手?历来论者有村种说法: 其一是说,他们二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所谓王安石代表中小地主和下层民众的利益,而司马光代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这一论点,显然忘却了下列基本史实。就是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旨在富国强兵,巩固封建
-
从陆九渊到王守仁--论“心学”的彻底确立
-
作者:赵士林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太极 王守仁 圣人 无极 宇宙 心学 心即理 陆王 理论形态
-
描述:下“心学”从陆九渊到王守仁臻于成熟、彻底确立的内在思想脉络。
-
王安石政治思想及其新法初探
-
作者:刘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曾巩 熙宁 政治思想 贯石 冗兵 北宋 欧阳修 圣人 文集
-
描述:意义的。
-
中国古代公文的起源和发展
-
作者:霍蕴夫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府文书 起源 王安石 文字 书契 甲骨文 古代公文 秦始皇 李世民 圣人
-
描述:就是文字,“百官”就是国家机关官员。可见,公文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和国家是公文产生
-
陆九渊哲学中的“道”及“心”、“道”关系
-
作者:刘宗贤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圣人 思想 陆九渊 朱熹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道德修养 伦理原则 道德准则 理性原则
-
描述:;或者从宋明理学的一般常识出发,把道等同于“理”。这也是对陆九渊本体论思想的性质往往搞不清楚的原
-
论刘向的儒家思想
-
作者:谢明仁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向 曾巩 扬雄 《说苑》 儒家思想 大夫 三公 圣人 丞相 外戚
-
描述:迪教化,辨邪正,猿异端,以为汉规监者,尽在此书”。尽管评论有失偏颇之处,也认为《说苑》归本于儒术。纪昀不仅说《说苑》“议论醇正”,还盛赞刘向为“不愧儒宗”。因此,自《汉书·艺文志》始,以后的《艺文》、《经籍》、《书录》等著作,除《宋史》归于杂家外,无一不把《说苑》列于儒家类。日本人尾张关嘉评价更高:“嘉尝读《说苑》,以为是书可谓五经之鼓吹也”。
-
一篇八十八字的名作——《读孟尝君传》赏析
-
作者:刘德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养士 圣人 政令 论说文 有补于世 结构严谨 社会进步 赏析
-
描述:》这篇论说文,就是为“有补于世”而作的。很明显,抨击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自然就会使读者认识到,不能象孟尝君那样,徒有“好养士”的虚名,而没有
-
王安石散文创作主体的形象特征
-
作者:陈晓芬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形象特征 散文创作 庄子 儒道 圣人 文字 “志” 天命 已矣
-
描述:不回。”诸如此类的评述在宋以后的史料笔记中在在可见,合成了王安石形象的基本模式——傲慢、偏执、无情等等。显然,这种充满传统偏见所勾勒出来的形象具有很大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