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楠微型小说研究:以《水家乡》为例
-
作者:周佳钰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楠 水家乡 文学艺术特色 文学内容特色
-
描述:读和分析,结合作者生平的经历与创作背景,分别从《水家乡》的作品内容所表现的写作特色,以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探讨蔡楠创作风格
-
游金山寺
-
作者:苏轼 来源:江苏政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苏轼 江南江北 长江 岷江 微风 家乡 江面 江苏镇江 波纹
-
描述:游金山寺
-
少年纪忆中的人物
-
作者:李虎山 来源:朔方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批判会 马头山 丈夫 县城 家乡 分水岭 景观 下弦月 野菊
-
描述:大姨 大姨住在距我家十里远的马头山怀里,马头山是我们家乡最大最高的一座山峰,是在方圆很有名气的。若站在山峰上向西北方向眺望,能看到四十里外县城洋洋景观。
-
是“罢相回乡”还是“拜相进京”?——谈谈《泊船瓜洲》的写作
-
作者:刘岩波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写作背景 王安石 泊船 参考材料 家乡 组织教学 七言绝句 北宋 宋神宗 表达
-
描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再表达这种感情,才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如果马上就要回到家乡,
-
是“罢相回乡”还是“拜相进京”——《泊船瓜洲》教学一得
-
作者:刘岩波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写作背景 泊船 家乡 组织教学 教学参考资料 七言绝句 北宋 教材 感叹
-
描述:诗人又何须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表达这种感情,才是
-
刘绍棠文学艺术档案库揭幕记
-
作者:车丹军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县 县政府 毛主席 刘绍棠 短袖 家乡 轮椅 衬衣 文学艺术 妻子
-
描述:今天,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显得特别高兴。他换上干净的蓝色短袖衬衣,坐着轮椅,在妻子曾彩美的陪伴下早早来到家乡——通县档案馆。5月27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也是刘绍棠入党
-
“回首江南春更好 梦为蝴蝶亦还家”——王安石在抚州故乡的
-
作者:罗传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抚州 临川 金溪县 家乡 考略 江南 蝴蝶 王氏 《曾巩集》
-
描述:山水水的美景,抒发了热爱家乡的眷眷之情:
-
鸟音
-
作者:郜德启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候鸟 心情 黄鹂 家乡 黄鹤 山村 喜鹊 大槐树 车辆 噪音
-
描述:山村的孩子对鸟的鸣叫和啼唱是熟悉的。小时候,山村没有车辆和机械的轰鸣,没有噪音,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山村都是宁静的。鸟儿的啼唱自然清脆悦耳了。黄鹂和鹂家儿都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来,秋凉了又向南方飞去。它们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愉快的心情。它们
-
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
作者:林兵 来源:湖北教育(教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个性体验 关注学生 王安石 自主研读 文本独立 个性化阅读 读出 武昌区 家乡 心灵对话
-
描述:确认学生是有着鲜括思想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确认学生因其生活背景、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知识积累与认知水平的不同,而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必然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这种学生与文本独立对话的个性反映,应该而且必须关注。较之于传统教学,这是与本次课程改革“关注人的发展”这一课改主旋律相呼应的体现在语文学科中
-
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
-
作者:蒋文汇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读书法 中篇小说 北运河 家乡 写作 文学创作 作家 新小说 课文
-
描述:视读书写作为生命的作家——配合课文《师恩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