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男女乔装本于阴阳——莎士比亚喜剧中假定性之探微
作者:刘源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假定性  喜剧  女主人公  阴阳  女扮男装  戏剧史  定性原则  汤显祖  戏剧活动 
描述:1.莎士比亚喜剧的假定性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深厚的运用假定性原则的传统。仅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就有很多运用假定性的典型例子。莎士比亚从事戏剧活动的年代,和中国的汤显祖差不多。当时欧洲和中国一样,已经有
欲“抑”先“扬” 凸显哀伤
作者:龚凤玲  来源:文理导航(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结局  构思  学生  神童  写法  喜剧  写作特色  文题  教学 
描述:教学《伤仲永》这一课时,就本文"先扬后抑"的写法,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有收获。师:同学们,写作上"先抑后扬"的结局通常是喜剧,而"先扬后抑"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般
浅谈讽刺喜剧《春香闹学》
作者:张云生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讽刺喜剧  《诗经》  封建礼教  汤显祖  矛盾冲突  身分关系  明代戏曲  男女爱情  封建文人 
描述:娘之父、南安太守杜宝之聘,来杜府教学.一日.春香随丽娘伴读,二人未准时到馆,陈对之严加斥责,并命春香背书,春香不能背,反与陈玩闹.陈不用爱情观点讲解《诗经》中的《关睢》篇,却大肆宣扬封建礼教,妄想将丽娘塑造成封建闺范的淑女,却被活泼
试论吴炳《绿牡丹》之喜剧冲突
作者:刘姿杏  来源: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牡丹  喜剧冲突  帘试 
描述:就是中国喜剧的精神。 三次会试是《綠牡丹》的重要关目,〈社集〉、〈严试〉将反面人物内在情绪与现实情境的冲突表现淋漓,而〈簾试〉更是本出靈魂关目,正反面人物的强烈冲突,制造许多深刻的对话与画面,而「綠
殷商人的魂魄观念
作者:国光红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魂魄观  《说文》  甲骨文  “纯白”  《周礼  “气”  卜辞  郑玄注  “复”  《左传》 
描述:殷商人的魂魄观念国光红讨论殷商人的魂魄观念,并没有直接可引以为据的殷商典册,只有援引周秦及汶代以后的典籍。本文的论证即从汶唐及周秦人的观念入手,然后证以甲骨文字。一、魂、魄俱为灵魂:魄为魂之阴,魂
宋代商业观念的变革
作者:林文勋  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本抑末  商业发展  社会经济  历史时期  统治地位  四民  市易法  王安石  社会地位  司马光 
描述:"市井驵侩之流".
陆九渊心学的两个根本观念
作者:杨柱才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宇宙观念  本心观念 
描述: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主要由“宇宙”和“本心”这两个根本观念构成。宇宙观念反映了陆九渊对于“理”的超时空特性和人的主体精神的无限特性的思考 ,是其心学体系的基础概念 ;本心观念侧重于对心、理本来合一的自然
“笑”不应是喜剧的美学特征:对“喜剧”之美学特征的一种定论
作者:陈孝英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喜剧  审美主体  哥德巴赫猜想  审美客体  喜剧美学  主客观统一  幽默  美学研究  内容与形式 
描述:一种
曾巩文学创作观念初探
作者:朱东根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文学创作观  自然  繁简详略  文材 
描述:后天的学习培养。作家应当增加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同时悉心揣摩创作技巧。
试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观念
作者:陈景良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士大夫  法律观念  法律文化  合法权益  王安石  欧阳修  私有财产权  《名公书判清明集》  社会生活  司法实践 
描述:试论宋代士大夫的法律观念陈景良以创造“理解的社会学”(VerstehendSoziologie)闻名于世的马克斯·韦伯①(MaxWe-ber,1864—1920),在研究近代法制合理化的过程中,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