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男女乔装本于阴阳——莎士比亚喜剧中假定性之探微
作者:刘源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假定性  喜剧  女主人公  阴阳  女扮男装  戏剧史  定性原则  汤显祖  戏剧活动 
描述:1.莎士比亚喜剧的假定性在欧洲戏剧史上有着深厚的运用假定性原则的传统。仅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就有很多运用假定性的典型例子。莎士比亚从事戏剧活动的年代,和中国的汤显祖差不多。当时欧洲和中国一样,已经有
欲“抑”先“扬” 凸显哀伤
作者:龚凤玲  来源:文理导航(上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结局  构思  学生  神童  写法  喜剧  写作特色  文题  教学 
描述:教学《伤仲永》这一课时,就本文"先扬后抑"的写法,我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颇有收获。师:同学们,写作上"先抑后扬"的结局通常是喜剧,而"先扬后抑"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般
浅谈讽刺喜剧《春香闹学》
作者:张云生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讽刺喜剧  《诗经》  封建礼教  汤显祖  矛盾冲突  身分关系  明代戏曲  男女爱情  封建文人 
描述:娘之父、南安太守杜宝之聘,来杜府教学.一日.春香随丽娘伴读,二人未准时到馆,陈对之严加斥责,并命春香背书,春香不能背,反与陈玩闹.陈不用爱情观点讲解《诗经》中的《关睢》篇,却大肆宣扬封建礼教,妄想将丽娘塑造成封建闺范的淑女,却被活泼
试论吴炳《绿牡丹》之喜剧冲突
作者:刘姿杏  来源: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绿牡丹  喜剧冲突  帘试 
描述:就是中国喜剧的精神。 三次会试是《綠牡丹》的重要关目,〈社集〉、〈严试〉将反面人物内在情绪与现实情境的冲突表现淋漓,而〈簾试〉更是本出靈魂关目,正反面人物的强烈冲突,制造许多深刻的对话与画面,而「綠
“笑”不应是喜剧的美学特征:对“喜剧”之美学特征的一种定论
作者:陈孝英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喜剧  审美主体  哥德巴赫猜想  审美客体  喜剧美学  主客观统一  幽默  美学研究  内容与形式 
描述:一种
悲怆与伤怀:《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因素之比较
作者:谭玉华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情悲剧  文化比较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剧作均为爱情悲剧,剧中主人公形象,几百年来给观众、读者特别是青年男女以心灵的震撼。两剧的作者远隔万里,文化背景迥异,表现时代和创作手法不同,特别是在悲剧表现上各有千秋,两剧悲剧精神背后,体现的是两个民族在文化伦理的不同。
复张性肺水肿与有关护理因素的探讨
作者:陈爱华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张性  肺水肿  护理 
描述:复张性肺水肿与有关护理因素的探讨
《牡丹亭》“几令《西厢》减价”主题因素管窥
作者:葛丽英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描述:从创作主题看 ,《牡丹亭》“至情”的主题不仅是作者“以情代理”哲学思想的艺术体现 ,更代表了社会发展进步及审美群体的客观要求。它的出现反映了同时代人在封建桎梏中渴求人性解放的呼声 ,也迎合了时代多层次、多元化的审美情趣。它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以至“家传户诵 ,几令《西厢》减价”。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是语文教改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克峰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语文教改  重要环节  语文感  习语  人的活动  感情体验  语文成绩  培养学生  语文学习 
描述: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爱好、气质、性格、习惯等。心理学理论揭示: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人伴随“认识过程”产生的感情体验,对人的活动有直接促进或抑制作用。也就是说,情感可直接转
浅析“仲永现象”的文化因素
作者:孔庆鹏  来源:江苏政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王安石  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文化教育  体育项目  世界大赛  体育比赛  现象  竞技体育  成绩 
描述:员在世界大赛上却是成绩平平,有的甚至已经早早地被淘汰而不见踪影了。在我国体育界,不少项目存在着"仲永现象",这已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