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
丰富的人生体验执著的生命追问——评王英琦的散文创作
作者:刘纪新  来源: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散文  感性  理性 
描述:态的思考,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执著追问,都将历史、现实和自身经历相融合,使其创作不落俗套.
试析晏殊词的意境
作者:姜永宾  来源:学周刊A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意境  理性  隐忍 
描述: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以意境为切入点,来探讨晏殊词中的理性意识和行为,以及蕴籍隐忍的风格特征.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描述: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陆九渊对“宽猛相济”的辨正
作者:李明德  来源: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宽猛  道德  法律 
描述:客观标准,即使是君主也不能违背法律而任意司法。但在另一方面,陆丸渊又继承了懦家“尚德不尚别”的传统,主张君主以其道德仁义的“本心”治理天下。由此出发,他把“猛”也纳入了“宽”的范畴,认为君主诛恶除暴
儒学的主题转换与学理更新——从王安石说起
作者:杨柱才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  性情  性命  修身 
描述:宋代新儒学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对传统儒学的主题转换和学理更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王安石立足儒学,融合儒道,创立了形上的道德论、人生性命论及修养论,在整体上推动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王安石所建构的学术
吴康斋心体思想研究
作者:邹建锋  来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心体  道德 
描述:体的洞见,体会儒家成圣道德修养过程的内在困境,从而坚定自我道德涵养的勇气和决心。
王安石人才变革思想新探
作者:王文章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观  道德  才能 
描述:人才建设领域的革新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论王安石的人才变革思想
作者:刘宁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安石  人才观  道德  才能 
描述:它在人才建设领域的革新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
论汉字的有理性及其实践意义
作者:军军  来源:天津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  汉字形体  《说文解字》  实践意义  拼音文字  体系性  汉字教学  创造性的成分  汉语  王安石 
描述:从许慎《说文解字》至今,汉字经历改革、简化的复杂过程而仍能维系自身形体的有理性,乃由汉字服务汉语的特殊使命使然。本文列举实例辨证地说明这一有理性特点在民族语文教育中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