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唐宋三首小诗赏析
作者:邢砚农  来源:泸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飞来峰  小诗  王安石  教育学院学报  赏析  作者  政治抱负  桃花  文学作品  山村 
描述:道理相通。一首小诗,看似简单,可它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和特定的时代、环境紧密相关。所以,分析诗的
唐宋散文:是复古还是创新
作者:李品素  来源:科学新闻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运动  王安石  唐宋散文  唐宋八大家  苏轼  欧阳修  柳宗元  成熟期  散文发展  复古 
描述:运动不是完全复古,而是借助传统的儒学和秦汉经典文章来弘扬新的散文观念。古文运动当然存在一个对立的方面,那就是六朝颓糜绮丽的文风,唐初散文深受前代浮艳之作影响,很
唐宋时期对历书出版的调控
作者:周宝荣  来源:中州今古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时期  历书  中华书局  司天监  王安石  宋政府  出版活动  唐文宗  图书出版  剑南西川 
描述:唐宋时期对历书出版的调控
唐宋诗名句品赏
作者:张孟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  李商隐  御花园  《李凭箜篌引》  王安石  女娲  《听颖师弹琴》  化静为动  艺术特色  艺术表现力 
描述:贞观12年(公元638年)秋天的某一个早晨,红日尚未露出笑脸,唐太宗李世民就徐步从大美明宫走向栖凤阁旁边的御花园看花。此处种植许多的奇花异草,一时被雾气所笼罩,唐太宗在雾中看花,却另有一番情趣,在
唐宋散文发展之辩证观
作者:孙连琦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散文发展  唐宋散文  欧阳修  柳宗元  王安石  韩愈  我国古代  古文运动  文学家 
描述: 作为与诗、词争辉并茂的唐宋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我国古代散文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涌现出许多大家。他们那些宏富的文质兼美之作,辉映千秋,有力地推进了后世散文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作者:竺可桢 宛敏涓  来源:课外语文(初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候学  诗人诗  唐宋诗  王安石  因时而异  白居易  王之涣  春风  李白  循环 
描述: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特殊成就的。唐白居易(乐天)15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金石书刍议
作者:谢建华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胡小石  金石书  碑帖交融 
描述:凤子、李健等诸家在书艺上都各具风采 ,书法理论上也有所继承和发展。
也谈吴江
作者:席永杰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  汤显祖  曲论  声律  发展问题  临川  王骥德  明代  最高标准  江苏吴江 
描述:3—1610),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江苏吴江人,故将以他为首的此称为吴江。沈璟论曲,主张恪守声律,“宁协律而词不工,读
论“荷花淀”的艺术变迁
作者:艾斐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犁  “荷花淀  刘绍棠  艺术变迁  从维熙  作品  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  艺术风格  《铁木前传》 
描述:代表作家,代代相承相袭地保持这一流派的固有特点和风格。 这种认识虽然普遍为人们所赞同、所接受,但在本质意义上,却违悖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任何时代的任何文学,只要它一旦停滞下来,抑制了创造性,就必然要失去生机,趋于萎顿和颓唐,再也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论“吴江”的崛起及其贡献
作者:俞为民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  戏曲流派  汤显祖  万历年间  临川  元代杂剧  黄金时期  戏曲史  文化  《曲律》 
描述:在东南文化中,戏曲的发达大概是一个重要特点。如明代万历年间是戏曲史上自元代杂剧繁兴以来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而就在这一时期的曲坛上,出现了两大戏曲流派,即以沈璟为首的吴江与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这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