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
报纸(1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0)
历史名人 (17)
非遗保护 (4)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6)
2011(1)
2010(1)
2009(3)
2008(2)
2007(3)
2006(6)
1999(2)
1995(1)
1988(2)
按来源分组
抚州日报(3)
剧影月报(3)
中国青年报(2)
德州日报(1)
文史杂志(1)
经济(1)
产权导刊(1)
大连日报(1)
宁波晚报(1)
现代金报(1)
弋阳腔的产生和发展
作者:流沙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弋阳腔  戏剧家  昆曲  剧种  川剧  剧目  汤显祖  京腔  昆腔  戏曲舞台 
描述:西弋阳腔,这在过去一些记载里是早已肯定了的。清代乾隆间李调元《雨村剧话》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京谓京腔,粤俗谓之高腔,楚蜀之间谓之清戏,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李调元是四川人,是当时的戏剧家,他编过一些剧本。现在四川川剧里特别
秦腔渊流纪闻
作者:李继祖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秦腔  中国西部  研究工作  研究线索  剧种  历史  汤显祖  长安  形成  起源 
描述:古老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可贵的研究线索。
青阳腔剧目滚调浅探
作者:潘华云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唱  汤显祖  南戏  戏曲  融汇  剧种  生命力  形式  包容性 
描述:青阳腔,又名池州调,是明代中叶继四大声腔之后,南戏在池州府属青阳县一带融汇佛俗说唱、俚歌俗曲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戏曲剧种。青阳腔一经形成,就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强劲的生命力
中国戏曲纵横赋
作者:郭静洁 温晓琳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情节  汤显祖  长生殿  京剧  程式  梅兰芳  剧诗  剧种  越剧 
描述:中国戏曲纵横赋
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八大名校巡演盛况纪实
作者:白先勇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观众  演员  中国传统  牡丹亭  汤显祖  传统戏曲  座位  香港  剧种 
描述:曲演出史的纪录。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分两类:社会演出及校园巡回。前者为商业性包括参加各种艺
汤显祖戏曲与弋阳腔关系辨析
作者:程芸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弋阳腔  关系辨析  海盐腔  戏曲研究  昆腔传奇  临川四梦  相互影响  晚明文人  剧种 
描述:一问题之缘起汤显祖戏曲的写作腔调是汤学中争议最多的焦点,也是声腔剧种史领域的一个难题。之所以如此,除了缘于问题本身的复杂,可能也与一种普遍的研究思路有关:一般而言,研究者往往试图先描绘出晚明声腔剧种
《牡丹亭》相约“回家”:2012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侧记
作者:朱旭明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县  文化节  莎士比亚  艺术展  场景  剧种  演出  浙江 
描述:就显示出多种选择、多种面貌,呈现演出的多样性;演出戏班有宫廷戏班、家庭戏班、专业戏班、民间草台班等;演种剧种丰富多彩,如赣剧、秦剧、豫剧、昆剧、采茶戏、歌舞剧、越剧、婺剧等。
古老昆曲找回青春:由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进高校演出所想到的
作者:孔德鹏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昆曲艺术  牡丹亭  高校  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  人文教育  高雅艺术  素质教育  古典美学 
描述:素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昆曲艺术文辞典雅清丽,曲调清新婉转,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表演艺术传统,是古典美学和传统艺术的精
浅吟低唱间的心性“琢”“磨”:古老昆曲对当代生命美学的启示
作者:龚晓薇 张雪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生命美学  生命意识  仪式感 
描述:不胜收的昆曲给生命的启示是对厚度的探寻,对质感的重新审视.
古老的昆曲面对着崭新的市场──与北昆院长王蕴明一席谈
作者:陈慧敏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北昆  面对着  《牡丹亭》  演员  《西厢记》  《桃花扇》  《琵琶记》  折子戏  剧院 
描述:古老的昆曲面对着崭新的市场──与北昆院长王蕴明一席谈本刊记者陈慧敏这一天早上,我如约来到座落在陶然亭公园西侧的北昆剧院,有人告诉我王院长并没在办公室。我被领到北昆剧院大门右侧,一扇装璜漂亮的门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