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特殊形式的诗歌
作者:顿新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王安石  特殊形式  宋代  顺序读  诗歌  元素  词序  诗体  回环 
描述:回文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它运用词序回环往复的语句,使全句或全首既能顺序读,又能颠倒吟。这种诗体虽然有些近乎文字游戏,但还确实难作。现略举数例。宋代的王安石就有三首回文诗,其中一首是:“梦长随永
教学中“批评”的灵活运用
作者:谢芳  来源:新课程.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评  教学  体罚学生  《三字经》  教育形式  社会经验  优质教育  王应麟 
描述:一个"灯塔"的角色,给孩子的成长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优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不能体罚学生,
诗歌教学走向“生活”
作者:张红梅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诗歌鉴赏  生活化  学生  生活场景  想象  生活阅历  还原  晏殊  语文教师 
描述:在中学教材中,诗歌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但是,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种情况是教师仅注重于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背名句佳篇诗歌鉴赏答案:一种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
诗歌因对比而生色 对比因诗歌而放彩
作者:赵英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对比  南北朝  王安石  文学家  梁代 
描述:南北朝梁代王籍写有一首题为《入若耶溪》的诗:“艨艟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读了这首诗后,在《钟山即事·北山》中将其改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中学語文課本第一册教学参考书举例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江宁  教学要求  思想感情  景物  教学参考书  文言  苏轼  古典 
描述:詩二首泊船瓜洲王安石 題西林壁苏軾 一、教学要求这一課的两首詩是我国古典詩歌里的絕句。绝句只是簡短的四句詩,无论描写景物或者抒发思想感情,都要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学生接触文言作品还不多,学习这一課
汤显祖诗歌对南京城市的书写:汤显祖诗歌的文化学考察
作者:卢川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南京  南京  城市书写  城市书写 
描述:万历十二年始,汤显祖在南京任官十载。在此期间,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南京城市生活的产物,对南京城市的书写包罗万象。这些诗文从市民的文化认同和立场出发,运用丰富的城市意象,将城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试论曾巩诗歌的渊源
作者:陈斐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学研究  宋代文学研究  曾巩  曾巩  诗歌  诗歌  渊源  渊源 
描述:曾巩诗歌主要渊源于屈原、陶渊明、杜甫、韩愈等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实清健的风格,是北宋诗坛上不可漠视的存在。
汤显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简论
作者:邹自振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诗  明诗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理论  理论  风格  风格 
描述: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只是他的诗名为他的扛鼎之作《牡丹亭》所掩盖。汤显祖存诗2260余首。强调真情、卓识、灵性的统一,是他诗歌理论的核心。汤诗清新奇巧、飞灵生动、玲珑透逸
论周亮工的人生形态及其诗歌
作者:马大勇  来源: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诗歌  贰臣 
描述:周亮工既身属贰臣群体,又是明清之际文化史程上值得关注的人物,但学界一直对其语焉不详。本文勾勒周亮工的人生基本形态及其诗歌特征、成就,期望从一个全新角度对其进行认知和评价。
胡应麟小说与诗歌之关系研究
作者:陈丽媛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  诗歌  关系 
描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以诗歌入小说的现象由来已久。明代学者胡应麟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他收集了大量小说中之诗歌,并以唐人传奇中之诗歌为中心,对历代小说中之诗歌进行悉心体味,归纳总结,认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