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87)
期刊文章(254)
图书(16)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667)
历史名人 (102)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97)
2013(66)
2012(108)
2011(79)
2010(75)
2009(65)
2008(98)
2007(62)
2003(3)
1988(3)
按来源分组
光明日报(14)
北京青年报(9)
大舞台(6)
侨报(3)
音乐生活(2)
文化交流(2)
江南论坛(1)
音响世界(1)
世界遗产(1)
明日风尚(生活态度)(1)
睿恩新
作者:陈昌俊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芙蓉  厅堂  女子  西风  晏殊  少年  作品  静态  《珠玉词》 
描述:《 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③兰堂:华贵厅堂之美称。
长生乐
作者:涂木水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榭  及时行乐  厅堂  西王母  阆苑  晏殊  李白  宴会  微明  节拍 
描述:玉露金风月正圆。台榭早凉天。画堂嘉会,组绣列芳筵。洞府星辰龟鹤,来添福寿,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泛浓烟。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满酌(舟光)船。人尽祝、富贵又长年。莫教红日西晚,留着醉神仙。
临川古代演出场所之变迁
作者:肖爱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台建筑  演出方  临川  汤显祖  厅堂  场所  教坊  戏曲表演  勾栏  明代 
描述:在正式的戏台产生以前,临川境内早期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厅堂、戏场、勾栏、王府教坊等。一、厅堂厅堂是中国演出史上一种特有的演出场所,在戏台产生以前及戏台出现以后,这种表演场所及演出方式从
张大千“仿假”成真
作者:盛世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石涛  李瑞清  掮客  地皮  收藏家  厅堂  进程  赝品  珍品 
描述:可以轰动整个上海滩."程霖生怦然心动地问:"你看收哪家好?"张大千见鱼要上钩了,接着说:"你既然喜欢石涛,就收石涛的好了.
昆曲《牡丹亭》“传统”与“青春”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砚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昆曲《牡丹亭》“传统”与“青春”之比较研究
昆曲《牡丹亭》“传统”与“青春”之比较研究
作者:李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主腔  变化形态  青春 
描述: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文以昆曲《牡丹亭
戏曲需要“青春……”:从青春《牡丹亭》说起
作者:飘飘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  昆曲  精神内涵  杜丽娘  宝贵财富  白先勇  汤显祖  审美价值  文化价值 
描述: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的传统剧种昆曲作为中国的百戏之祖,在海内外久负盛名,于2001年被联合
青春《玉簪记》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  《牡丹亭》  年轻人  白先勇  昆曲 
描述:理由:白先勇的青春《牡丹亭》让许多年轻人爱上了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如今这位昆曲迷又推出青春《玉簪记》。从《牡丹亭》的成功来看,《玉簪记》的可期待性颇高。
论青春《牡丹亭》现象
作者:朱栋霖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青春  昆曲艺术  当代大学生  爱情主题  遗产保护  美学风貌  艺术遗产 
描述:学子提供了与传统、古典对话的空间。
我看青春《牡丹亭》
作者:翟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典作品  昆曲艺术  名著改编  舞台实践  表演艺术  白先勇 
描述:我看青春《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