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人帮”歪曲王安石变法历史的险恶用心
-
作者:朱瑞熙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地主阶级 宋王朝 宋神宗时期 保甲法 变法派 北宋 封建国家 保守派 军队
-
描述: 王安石是北宋地主阶级中一位进步的思想家和改革家,他在宋神宗时期实行的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次改革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赵宋王朝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长远统治。根本不是如同资产阶级野心家江青所宣扬的那样,是“为了对付外族的侵略,对
-
北宋的厢兵制度
-
作者:张德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王朝 藩镇割据 资治通鉴 军队 统治者 唐末五代 京师 王应麟 文献通考 公元
-
描述:,其厢使掌城郭烟火之事,而军旅渐有厢军之名。……(宋兴),而天下镇兵通谓之厢军。北宋立国之后,为了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拥兵自重故态复萌,对藩镇之兵进行了拣选。精兵悍卒,选送京师,组建成禁兵。地方州军所剩,大都是老弱病残者,如何处置这些人,关系到新兴政权的稳定与否。南宋人吕中曾针对宋初拣择士兵一事评论说:“夫兵之冗不难于汰而难于处,籍其力于强
-
王安石变法中的军事改革
-
作者:毛元佑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军事改革 保甲法 《续资治通鉴长编》 军事人才 军队 改革措施 变法改革 武器装备 编制体制
-
描述: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在担任宰相后,为挽救赵宋王朝“积贫积弱”危局,积极推行全面的变法改革运动,军事改革是这次变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古代的旗帜及其有关称谓
-
作者:胡星林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左传 军队 多元功能 诸子百家 农耕社会 诗经 周礼 军旗 指挥
-
描述:揭竿为旗”以聚集抗秦队伍。或用以指挥军队进退,《左传》就有郑国将军颖
-
唐代的鱼符与鱼袋
-
作者:杜文玉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门下省 武则天 明贵贱 太子监国 《唐会要》 佩鱼 《周礼·地官》 新唐书 军队 专权擅政
-
描述:唐代的鱼符与鱼袋⊙杜文玉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若国有政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像竹节
-
北宋“冗兵”析
-
作者:王育济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唐宋之际 冗兵 征兵制 土地占有 人身依附关系 兵农合一 军队 王安石 厢军
-
描述:兵制被“兵农分离”的暮兵制所取代的必然结果。透过北宋“冗兵”问题的种种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
史密簋与西周乡遂制度——附论“周礼在齐”
-
作者:张懋鎔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遂制度 西周金文 周礼 齐国军事 西周晚期 遂人 铭文 可靠性 青铜器 军队
-
描述:二文,发现此铭关涉西周军制,有助于解决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西周乡遂制度,从而证实《周礼》的可靠性及其成书之早,其意义远在原估价之上.故再赘言几句,祈请海
-
一件几被湮没的史实——《古田会议决议》也应是延安整风的指导
-
作者:钟鼎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队 古田会议决议 部队建设 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 指导性文件 军事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 健康发展
-
描述:习《古田会议决议》,把决议的精神落实到整风运动中,所以《古田会议决议》也是整风运动的指导性文件,并为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感恩图报
-
作者:暂无 来源:小火炬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兵 郑国 春秋战国时期 曾巩 军队 释意 舍人 吴国 老子 惩罚
-
描述:原文:其盛与报.宜若何而图之。释意:感激和报答之情。我应该如何来表示呢?
-
略論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制亿,
-
作者:于省吾 来源:考古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屯田制 周人 周礼 周王 职官 军队 成周 甲骨文 殷人
-
描述:。今将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分別录之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