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5)
期刊文章(63)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6)
地方风物 (13)
非遗保护 (12)
地方文献 (5)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3(17)
2012(18)
2011(10)
2010(7)
2009(4)
2007(7)
2005(1)
2002(3)
1998(2)
1988(2)
按来源分组
当代法学(1)
江淮法治(1)
文学教育(上半月)(1)
中国报道(1)
电影评介(1)
规划师(1)
贵图学刊(1)
青春岁月(1)
文史月刊(学术)(1)
陕西农业科学(1)
人鹭奇情
作者:陈文欣  来源:河南林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  简阳市  野生白鹭  刘绍国  保护  食物 
描述:有这样一只白鹭,没有鸟笼的囚禁,也无绳索的羁绊,来去自如的它却能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主人家中,既看家,也招揽客人,甚至还救了主人
古籍保护中的防火等问题
作者:戴南海  来源:文博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天一阁  防火建筑  藏书  政治原因  民族文化  古籍保护  胡应麟  秦始皇  损失 
描述:时,由于战乱使国家和私家图书遭受重大的损失。
钱塘四梦话昆曲(上)
作者:朱颖远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浙江省  民间艺术  士大夫阶层  代表作  钱塘  保护  剧团  牡丹亭 
描述: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保护工程综合性
题壁诗说略
作者:李秉鉴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壁诗  诗歌  苏轼  白居易  李东阳  元稹  自然  扬州  保护  晏殊 
描述:题壁诗说略
人,应是野生动物的保护者——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游记
作者:钟婴  来源:科技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野生动物园  保护  非洲  导游  收养  灌木林  游览车  跳跃  西伯利亚  封闭 
描述:北美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主要收养非洲和亚洲的野生动物,我曾有幸到此观游。门口售票处其貌不扬。不过进入两道封闭颇严的大门后,感觉就不一样了。那是一片阳光灿烂的灌木林区,处处奇树异花,成千成百的鸟儿在枝头跳跃争鸣,时而低翔而
拍卖人行道与强收“保护费”何异?
作者:孙瑞灼  来源:中国城市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行道  保护  拍卖  《人民日报》  城管部门  市政道路  占道经营  价高者得 
描述:近日。江西省弋阳县城管大队在城区人行道和市政道路划出100多个摊位。组织占道经营的摊贩竞价拍租,价高者得,得者发证算合法经营。最终,城管部门以“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费”的名义,收取了69家摊点的139390元竞价拍租资金。(《人民日报》5月13日)
在课堂上播下发现和创新的种子
作者:王敏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发现  教师  王安石  课堂  大学生  语文课  两山  鼓励  保护 
描述:语文课需要发现,需要创新,这就如同王安石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营造的境界。"绿"是学生自身的发现和创新意识,"一水"是教师
中国古代林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作者:刘锡涛  来源:甘肃林业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业资源  中国古代  《吕氏春秋》  保护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周礼·地官》  《礼记·月令》  山林资源  火烧山  开发与保护 
描述: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尤其是大规模的乱砍滥伐,给林业资源带来严重的破坏。如《水经注》卷九载“汉武帝塞决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余万以输军资。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此后,记载森林遭破坏的文献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屯...
宜春禅宗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展望
作者:熊贤礼 黄颐寿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春禅宗文化遗址  文化遗址保护  展望  希运禅师  曹洞宗  仰山禅师  塔林  良价禅师  洞山禅师  管理  文物保护  开发利用  禅宗旅游产业  资源整合  禅宗文物资源 
描述:宜春禅宗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展望
数字化技术在“广昌孟戏”保护中的运用
作者:王东 程渊 罗建平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我们发现传统的技术保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存在着许多缺陷。本文以江西客住县广昌县的“孟戏”为例,提出了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