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传统耻感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耻感文化  先秦时期  传统  《光明日报》  春秋战国时期  《尚书》  《周礼》  《诗经》 
描述:胡凡在2009年9月8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从《尚书》中的伊尹放太甲、《周礼》“耻诸嘉石,役诸司空”之说到《诗经》对统治者过分剥削的讽刺,说明殷周时期占人已经知道:使人知耻的心理因素对于控制人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降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均从各自的角度论述和实践着耻感文化。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作者:杨朝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教  周礼  六诗  周代  孔子删诗  诗三百  儒家  传统  乐德  诗经研究 
描述:礼》"六诗"与《诗
应是哲学,美学与史学的有机结合-对当代红学史学倾向的反思
作者:徐又良  来源:黄冈师专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贾宝玉  史学  红学研究  哲学  美学  文学作品  新红学  旧红学 
描述:始出现的“市民说”、“农民说”、“传统说”,主要的结论也都是从史学的角度得出的。“市民说”认为18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在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红楼梦》中所反映出的这种带有解放人解放个性的性质的新
略论李渔的戏剧美学
作者:张培坤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美学  王骥德  汤显祖  悲剧  略论  喜剧  戏剧艺术  融汇  戏剧理论 
描述:略论李渔的戏剧美学
苏轼“无为”的书法美学
作者:马云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为”  苏轼  美学  书法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州刺史 
描述:使,后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复迁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
《牡丹亭》:一部再现传统美学的艺术作品
作者:唐义发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表现形式  戏剧表现形式  剧文语言  剧文语言  传统美学  传统美学 
描述:《牡丹亭》是代表我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的一部佳作,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全部内涵,本文通过戏剧的表现形式,剧文语言特点及爱情主题,通过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论述。
读王英志的《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
作者:田耒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学传统  诗论  古典文学研究  古典美学  学术研究  美学研究  理论与实践  发愤著书  近十年  古典诗学 
描述:在自己选定的古典诗学和美学的领域里,覃思笃悟,辛勤笔耕,先后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同时出版了《清人诗论研
文学改革应是美学传统的变革
作者:仪平策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主义  文学改革  文艺思潮  封建社会  古典传统  双胞胎  改革文学  美学传统  社会政治生活  和谐美 
描述:;同时相应地决定了古典主义的美学传统始终象痼疾一样沉积在文艺审美领域中。我国从“五四”起就开始否定这种古典传统,特
传统昆曲在当下的执着坚守:从苏州昆剧传习所京城献演谈起
作者:姚慧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传习所  传统  苏州  昆剧  恭王府  非物质遗产  牡丹亭  中国艺术  中山公园 
描述:双珠记·卖子》、《燕子笺·狗洞》,以及《牡丹亭》中的《惊梦》、《慈戒》、《寻梦》、《写真》、《诘病》和《离魂》六折戏。它们都是由"传字辈"艺人亲授、严格尊重旧制的传统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改革——赞白先勇先生“先吃螃
作者:陈云梅 徐立梅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革创新  白先勇  先生  昆曲  传统  勇气  螃蟹  青春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传统昆曲上的改革——赞白先勇先生“先吃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