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海奇闻》是明人周礼的作品
-
作者:官桂铨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话本 周礼 著录 湖海 书目 百川书志 话本小说 作品 余杭 坊刻本
-
描述:奇闻》是明人周礼的作品,列入宋人话本是根本错误的。它由于《也是园书目》编者钱曾(清初人)的误定,使清后期姚燮也跟着错了,姚燮在《今乐考证·缘起·说书》里不注出处,实则照抄《也是园书目》。明末建阳书坊
-
情暖大山深处
-
作者:李爽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大东沟 平谷区 农家乐 村民 村官 黄松 工作室 信息 结实
-
描述:4月27日,平谷区黄松峪乡大东沟村的第一家"农家乐"红红火火地开张了。人手不够,25岁的大学生村官张伟建"改行"当起了"跑堂的",忙前忙后张罗着客人。瞧他那黑黑的脸膛,结实的身板,忙里忙外的劲儿,还以为他是村里哪家的后生呢。
-
设计知识:观念与流变:东亚目录学视野中的中国工艺史文献
-
作者:朱彦 来源:新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艺史 设计知识 目录学 文献 考工记 书目 中国传统 中国古代 周礼 著录
-
描述:于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以及方志、笔记、诗文集、小说、戏剧之类的叙事文学之中的;2另一类是单独刊行的工艺史专著,比如黄宾虹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主编的《美术丛书》3以及晚近由杭间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4选印的典籍.当然,随着近年设计史论的发展,营造类、制度类的一些文献如《清代匠作则例》、5《中国历代考工典》6等文献辑录也逐渐纳入专业研究的视野.
-
语境与核心信息
-
作者:陈孟义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境 核心信息 古诗词 教学效果 王安石 深刻内涵 整体观念 特定语境 借景抒情 《泊船瓜洲》
-
描述: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对个别字词的分析,缺少从诗词特定语境考虑的整体观念,因而往往难以揭示出诗词的深刻内涵,学生也不易把握住其核心信息,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制造商应是信息管理者
-
作者:暂无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信息管理者 技术变革 制造商 大型国有企业 传统企业 信息时代 上海宝钢 集团公司 代言人 总经理
-
描述:在上海举行的2001年APEC CEO峰会上,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谢企华作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唯一代言人,作了题为《传统企业在技术变革中的选择》的演讲。她指出信息时代技术变革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
-
《牡丹亭》透出的社会文化信息
-
作者:吴建国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程朱理学 道德理性 知识阶层 思想僵化 万历十九年 行为方式
-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14岁补诸生,21岁中举,34岁考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万历十九年(1591)上书弹劾内阁大学士申时行,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
-
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
作者:苏秀廷 来源:试题与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效信息 管材料 提取 时间概念 近代中国 高考 阅读材料 王安石变法 试题 正确答案
-
描述:有效信息略作以下四个方面的介绍。
-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
作者:伏涤修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著录 著录 传奇体 传奇体 汤显祖 汤显祖 清平山堂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书目 书目 可能性 可能性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
描述:材三种小说与《牡丹亭》进行文本比对,可以确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既是传奇《杜丽娘记》、《杜丽娘传》的渊源所自,也是《牡丹亭》的创作蓝本。
-
魌头上的历史、文化信息
-
作者:国光红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信息 甲骨文字 穷奇 黄帝 汉代画像石 周礼 郑玄注 面具 说文 古文字
-
描述: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方相氏”即职有专操的巫觋。据《周礼》及郑玄注,是古巫方相氏戴了外蒙熊皮的面具以行巫事(郑玄释“蒙”为“冒”,冒即古帽字,用如动词,戴也),这种面具汉代人称为“魌头”;而魌头之所以作,一是为了大傩驱疫,一是为了驱方良(一种传说中的专食死人肝脑的恶鬼)。《风俗通》:“俗说亡人魂气浮扬,故作魌头以存之,言头体魌魌然盛大也。或谓魌头为‘触圹’,殊方语也。”应劭以为魌头之得名乃以其“头体魌魌然盛大”,此解犹未解,但据以可知魌头的另一个作用:存亡人之魂气;且知汉代方言又有把魌头称之为“触圹”的。“触圹”本是方相氏的行当之一,即《周礼》所谓
-
教师:不应是信息的无缘者
-
作者:杜文军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在送教下乡与教师深谈中,教师言语无不透露出对信息缺乏的无奈和忧虑.他们认为:我们不是文盲,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乏教学信息,缺乏与专家、教师的沟通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