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汉语书信称呼对方来信的词(二)
作者:许正元  来源:秘书之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书信集  敬称  来信  书札  同辈  朋友  张元济  鲁迅 
描述:赓〉》:“细捧鼎函,字字肝腑.”惠函惠:词.用于同辈朋友或同志之间.也作“大函”、“尊函”.清·缨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柯逢时·十八》:“前奉惠函,知有世兄之变,旋夏观察来舍,曾与言之,当承允
姜“知礼”与周礼在鲁的嬗迁
作者:倪晋波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礼  周礼  嬗迁 
描述:姜对周礼的理解和践行因其所处的时代和所在的国度及特殊的身份而具有特别的意义。透过她及其子公父文伯对的礼的不同反应,可以观察周礼在春秋后期的历史命运,并进而理解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巨变。
刘绍唐的千秋事业:悼刘宗向学长
作者:赵淑敏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唐的千秋事业:悼刘宗向学长
野史馆长挑战官方说法:悼刘绍唐先生
作者:苏墱基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野史馆长挑战官方说法:悼刘绍唐先生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系的必修课和修课
作者:洪大璘  来源:社会科学(上海)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展马克思主义  修课  《资本论》  社会主义国家  不同观点  活跃学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大学经济  教师  马克思主义理论 
描述: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美术史论应是师范美术专业的修课
作者:潘耀昌  来源:艺术探索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范美术教育  美术史论  中国美术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师  师资队伍  美术院校  公共设计  美术家  审美素质教育  学生审美素质 
描述:998年4月,中国美术学院七十周年校庆期间,我在杭州召集主持了“’98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研讨会”,海峡两岸的同仁和学者共同探讨了本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和理论问题,论文已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结集出版。这些论文几乎覆盖了所有最主要的问题和美术教育的各个领...
明代哲学情性论的嬗变与情论文学思潮
作者:蔡锺翔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明代哲学  情论  文学理论  性善情恶  情感论  论文学  七子派  格调说  “情” 
描述:情感观上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
人大监督应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格调
作者:王安  来源:公民与法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监督  政治文明建设  格调  普通公民  “民告官”  合法方式  执政行为  政府部门 
描述: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又发挥了以民监政的作用,这是民主与法治社会早就应有的一幕。[第一段]
情论”观照下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较
作者:张玲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情” 
描述:的理解和把握,与从其他角度展开的比较研究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和借鉴意义。
吴曾祺“于识见论”浅析
作者:兰培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描述:本文以吴曾祺"于识见"的写作理论为论题,首先分析出,其将"识见"的积累视为从事文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经"、"史"、"子"、"骚"的学习视为积累"识见"的必要途径。然后重点挖掘和分析吴氏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