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语境视角下的《牡丹亭》汉英语篇研究
-
作者:樊静华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境 语境 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出发,以中国古典戏剧代表作《牡丹亭》及其译文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译文是否最大程度上传递了原文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以及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国古典戏剧英译的可行性。
-
《牡丹亭·标目》的三种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
作者:傅张萌 何大顺 来源:海外英语(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 翻译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文学剧本 文学剧本 舞台剧本 舞台剧本
-
描述:形式大于翻译的内容.
-
论《牡丹亭》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
作者:杨玲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文通过对这三个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的对比,旨在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影响下,译本的不同以及如何翻译才能最多的传达原文的信息,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剧名翻译杂谈
-
作者:王文炯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卖花女 毛泽东 《儒林外史》 京剧 鸳鸯蝴蝶派 《牡丹亭》 《李尔王》 《长生殿》 《魂断蓝桥》 《哈姆雷特》
-
描述:剧名翻译杂谈王文炯一出戏,叫什么名字,并没有规矩,许多传世名剧,取名极为普通:《牡丹亭》、《长生殿》、《李尔王》、《奥赛罗》、《娜拉》、《俄狄浦斯》。也有深意在焉的:1912年英国上演的萧伯纳一出戏
-
中国戏曲的外文翻译
-
作者:潘福麟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翻译家 西厢记 中国戏曲文学 出版社 人民性 窦娥冤 牡丹亭 中国人民 广大人民
-
描述:。一百多年前,外国人不断翻译中国戏曲文学。中国戏曲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世界艺林中独树一帜。
-
礼仪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作者:王冬梅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教育 素质教育 孔子 中国 体系 示范 原则 圣人 周礼 上下
-
描述:故“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来礼被视为圣人示范传授的使上下尊卑有序的行为原则。孔子日:“言而有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
-
莫让浮云遮望眼
-
作者:易怀顺 来源:时代青年(哲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云遮 繁华 脚跟 为人处世 人生哲理 王安石 原则 社会生活 自然 胡作非为
-
描述:《小窗幽记》,中国最传统、最具有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经典之一,修身、齐家、治国者的人生哲理,经商、从政、贤达成者的枕梁宝典尽在其中。小窗幽记,《哲思》与你凭窗犹记。
-
王安石的文字训诂学:北宋新学学派之个案研究
-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化研究 北宋 文字训诂 宋代 解释 原则 个案研究 宋神宗 地位
-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是指王安石以及他的子弟、门人、追随者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学术派别。《宋元学案》设有《荆公新学略》,将他们列为北宋一大学术流派,与关洛学、蜀学、闽学等诸多学派并列。新学学派在政治上倡导变法革新,与所谓的"旧党"相对峙,故在当时又被称为"新党";而在学术思想上,他们也独树
-
北宋新学学派的文字训诂学審视
-
作者:李文澤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宋神宗 文字训诂 上卷 解释 王氏父子 原则 四库提要 注释
-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是指王安石以及他的门弟子、追随者所组成的一个政治、学术团体。《宋元学案》设立"荆公新学略",将他们作为北宋一大学术流派,与关洛学、蜀学、闽学等诸多派别并列。新学学派在政治上倡导变法革新,舆旧党相对峙,在当时又
-
《周礼正义》考据之理据
-
作者:楊光榮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超文本 古代典籍 古文 统考 今文 解释 文字 原则 清代 疏通
-
描述:在实践中获得巨大的成功,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