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王安石的庄学思想
-
作者:肖海燕 来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庄子 庄子 性命道德学说 性命道德学说 有为 有为 无为 无为
-
描述:王安石的庄子研究对宋代庄学的繁荣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融会百家的基础上,王安石调和庄子与儒家思想的矛盾,并从性命道德学说和政治的角度阐发庄子的思想,反映了以儒解《庄》的思想倾向,适应了时代发展
-
“舍韩入扬”和“尊庄抑老”:北宋王安石建构“内在”的两个维度
-
作者:杨天保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内在性 扬雄 庄子
-
描述:是创见性地解构传统的"老庄"体系,将"老庄"一分为二;接着尊庄抑老,重释"庄学",引入其旷达精神,主动去深究中国原儒的天命观,为构建"王学"的宇宙本体论拓开初径。
-
刘命清对庄屈关系的特殊阐释:以“不得志而怨”为视角
-
作者:宋健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怨 庄子 屈原 遗民 刘命清
-
描述:明遗民刘命清《庄屈》一文指出,庄子与屈原皆因不得志而生怨情。虽然,刘氏所论不乏肤阔牵强,却揭示出庄、屈在思想感情上的相似之处。同时,从更深的层面看,庄屈并称的论题在明遗民中并不罕见,虽立论各有不同
-
凭几与隐几:文本和图像中的“一物二义”
-
作者:李溪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几 周礼 庄子 白居易 陈洪绶
-
描述:子》齐物精神的隐几之风,却在汉魏逐渐与日常生活结合,至白居易后被塑造为文人形象的典范,而尤以晚明陈洪绶的图像表达最为丰满传神。隐几不仅表现在画面自身,也是对画家及观画者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的表述,从而将画家、画面和观者凝聚于一个整体意义之中。
-
论宋代陈景元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张爱民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庄子》 阐释 接受
-
描述:《庄子》直指心源的哲理和浓厚的宗教意趣,为道教学者的修仙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庄子》书中的神人、至人思想被道教进一步发挥,其对心性论的探讨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促使了内丹教的进一步发展。道教学者陈景元
-
佛禅思维方式与唐代咏物诗举隅
-
作者:张宏生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物诗 唐代 曹洞宗 禅宗 庄子 语言 思想感情 重要手段 诗歌创作 言意之辨
-
描述:一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社会交往中,人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来传递,但语言是否能够充分传递思想感情?先民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先秦的《庄子》和《易传》就已提出"言
-
杨家铺突围纪实
-
作者:王志超 宋广佐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文 敌人 战士 特委 庄子 旅团 马头山 乡亲 二连 命令
-
描述:时候敌情已经非常紧张。天已经晚了,有些同志仍在街上匆忙地走着,打听确实的情报,也有到周义彬(原籍朝鲜,时任中共冀东特委组织部长)房间去的,等待着周文彬同志的命令。周文彬临时办公地点是一间不大的房子,他坐在炕上,背靠摞
-
读《管子·侈靡》篇记
-
作者:范治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管子 荀子 侈靡 诗经 尔雅 周礼 左传 庄子 礼记
-
描述:散”一训。《荀子·富国》篇:“有倚契伺诈权谋倾覆颠倒以靡散之。”侈靡者,有饶多之财必使散于众之谓。《管子·霸言》
-
读《管子·侈靡》篇记(续三)
-
作者:范治学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诗经》 《周礼 侈靡 《尚书·洪范》 荀子 《史记·天官书》 《淮南子·天文训》 《史记·五帝本纪》 庄子
-
描述:读《管子·侈靡》篇记(续三)范治学人死则易云生则难台也"云"借为"陨"。《说文》"耘亦作"(耒部184页)。"云"、"员"二声古皆在魂痕部,声类同也。此言人之死有若草木陨落之易,故皆重生趋利。分争因之而起,故难台也。故一为赏再为常三固然"赏"乃"尝"...
-
胡应麟神韵说述评——兼论神韵理论的美学内涵
-
作者:张文勋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神韵说 我国古代 美学内涵 兴象 审美形态 美学概念 庄子 理论内涵 气骨
-
描述:神韵,使之形成诗坛上有影响、有势力的流派,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树立了他领袖诗坛的地位。但是,在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