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德智思想概观
-
作者:钱广荣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孟子 代表人物 尊德性 朱熹 老子注 陆象山 概观 良知良能 思想
-
描述:弼说得最明白:“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老子注》)(二)指“物性”,即物的“德性”,与“天道”相对应。古人有种看法,认为宇
-
古代的“刑”与“赎刑”
-
作者:斯维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征伐 周礼 司寇 货币 郭沫若 体罚 铜器 兵器 个人
-
描述: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朴,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周礼、秋官、大司寇”:“大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
-
古代的居民组织
-
作者:彭鹿鸣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居民组织 古代 周礼 最小 墓碑 民间 晁错 民政事务 赤壁之战 唐代
-
描述:》:“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古代督查工作的弊病
-
作者:林骥良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督查工作 古代 巩固政权 三国志 经典著作 治理国家 周武王 周礼 职能 汉书
-
描述:封管、蔡、霍
-
古代雅乐考略
-
作者:员苗苗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雅乐 祭祀活动 射礼 等级制度 小雅 音乐 毛诗序 古代 仪式 周礼
-
描述:一、雅乐之名 雅乐之名,当源于歌辞"典雅纯正"之意.在<毛诗序>中云"雅者,正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大雅焉".<毛诗说>云:"雅者,正也.雅本鸟名.雅之飞也,必满张斜亚,其翼之大翎,如牙之列而使其身使正.犹歌诗者必咏言摇曳其音使之合律,而后其声始正也.
-
古代“廉吏”的标准
-
作者:周义祥 来源:湖南政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吏 标准 古代 孔子 君子 治道 清官 周礼 上升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
描述:古代"廉吏"又被称为良吏、循吏、能吏、清官等。古人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将吏廉上升到关系
-
趣说古代车马
-
作者:芮四保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赤峰地区 上图 古代 内蒙古 鬃毛 公元前 成语 身高 周礼 古诗文
-
描述:一、成语说"车马"1.龙马精神:喻指健旺的精神,一直延用至今。据《周礼》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六尺以上为马。"看来只有那些身高体修者才有资格称为龙马。公元前3500年的红山(内蒙古
-
《周礼》的礼与刑
-
作者:彭林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荀子 时代特征 先王 先秦文献 思想 社会秩序 统治秩序 郑注 治国安邦
-
描述: 《周礼》大宰掌治、教、礼、政、刑、事六典,佐王治邦国。其中又以教典扰万民、以礼典谐万民、以刑典纠万民,三者相辅相成,交织成重教、隆礼、明刑的治民思想体幂。本文着重分析《周礼》礼与刑的内涵及其本质
-
古代学者谈赋、比、兴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起情 郑玄注 体物 诗集传 托物 周礼 朱熹 古代 学者
-
描述: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
-
《周礼》名物词贮存的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
-
作者:刘兴均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 词汇 古代 周礼 思维 模式
-
描述:名物词作为具体特定物的名称是客观实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把主观感觉到的客体形象经过思维的类化处理,借助有声语言外显出来的结果,因而它就带有意识或精神的印记。语言是有民族性的,语言的民族性表现在它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的精神。正如洪堡特指出的:“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