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梦情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
-
作者:胡志毅 来源:艺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的梦情与梦境 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
-
评陈爱莲在舞剧《牡丹亭》中的“编”与“演”
-
作者:胡尔岩 来源:舞蹈论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评陈爱莲在舞剧《牡丹亭》中的“编”与“演”
-
假若让《牡丹亭》也穿上现代服装——由沙士比亚戏剧想到中国戏曲
-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界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假若让《牡丹亭》也穿上现代服装——由沙士比亚戏剧想到中国戏曲
-
从三妇评《牡丹亭》谈起--读曲随笔
-
作者:刘辉 来源:长江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从三妇评《牡丹亭》谈起--读曲随笔
-
探究《牡丹亭》中蕴含的感性资源——兼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作者:张春蕊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中晚明 中晚明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感性资源 感性资源
-
描述:一批所谓“狂人”,而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至情”之说在其《牡丹亭》中显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牡丹亭》这部作品,旨在通过这部作品来探究中晚明时期的审美文化的特点并进
-
腐儒不腐——谈《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情 理 理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
-
文化与翻译——读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随想
-
作者:张政 来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文化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所以翻译时 ,除了翻译语言表层的信息外 ,更要翻译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作者结合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本 ,从文化翻译之难 ,《牡丹亭》译本在文化翻译方面的处理策略和方法等谈了
-
一个呼唤和讴歌至情人性的文学序列——《西厢记》、《牡丹亭》
-
作者:董朝刚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封建伦理 封建伦理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在爱情描写方面都蕴含和表现了时代精神和作者的进步思想。由于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封建社会的不断走向没落,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在对爱情的追求上一个比一个更为深刻、彻底,而结果却
-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
-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
古韵今咏——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特色
-
作者:庞林春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音乐特色 古韵 观众欣赏 文化精英 两岸三地 白先勇 江苏省
-
描述:在著名旅美作家白先勇竭力推动下,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精心打造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这一经典名剧自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