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奇灵之文与至情人生的执著追求——从汤显祖的交游看其隐于市
-
作者:孙丹虹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边缘人 市井 奇灵之文 至情 俗文学
-
描述:作为明代中晚期的曲作家,汤显祖的地位是至高的。他虽不是成功的仕人,但却是成功的作家。在其与社会的边缘人的接触中,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理想。其俗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其他作家及市井中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汤显祖决定隐居市井,与这些边缘人的接触是息息相关的。
-
叛逆的时代女性: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与爱情的追求
-
作者:李赛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杜丽娘 幸福观
-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其浪漫主义传奇杰作《牡丹亭》中为我们描绘了柳梦梅和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为情可以死又可以复生的、视男女爱情为人生幸福的价值观和生存目标的艺术形象.
-
对话湖南卫视副总监李浩:国家民族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应渗透于
-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电视节目 湖南 主流价值观 传统伦理道德 根本出路 卫视 电视媒体 电视竞争 青少年文化 创新
-
描述:现在的电视竞争,进入一个更加系统、更加精密的时代,不允许你有半点闪失。粗制滥造是没有市场的,简单复制也不是电视节目的根本出路。创新是湖南卫视的灵魂。他们提出,要做有品质的创新,要在创新时对主流价值观、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引领
-
本色当行:一种美学观念的思考:兼评王健武教授美术教育四十年
-
作者:郭德茂 来源:新疆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本色当行 美学观念 十年回顾 质的规定性 兼评 “诗画本一律” 装饰性 《牡丹亭》 教授
-
描述:本色当行:一种美学观念的思考:兼评王健武教授美术教育四十年
-
一种有利于铀成矿的构造变形基底──相山盆地基底变质岩构造变
-
作者:魏祥荣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底 构造变形 铀成矿
-
描述: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构造分析方法,阐述了相山矿田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这种变形基底为铀成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背景条件。
-
爱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读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
-
作者:周月亮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子龙 最高境界 政治文化 钱谦益 盛泽镇 汤显祖 文学史 《牡丹亭》 生命质量 李师师
-
描述:名臣投降,名妓抗战,宋有李师师,明有柳如是。剔除许多荒诞不经的传说,柳如是依然是晚明一大景观。 她生于1618年,死于1664年,本姓杨,名爱,字蘼芜。离开陈子龙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吴江(今属江苏)人,一说嘉兴人。为吴江盛泽镇归家院名妓。
-
一种相思 两样言愁--小议二晏的怀人词
-
作者:石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议 夕阳 晏殊 清平乐 主人公 小山词 意境 木兰花 作家 踏莎行
-
描述: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
现代与古典的对话:新版《牡丹亭》的一种语法及几种演法
-
作者:赵莱静 蔡正仁 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柳梦梅 主创人员 汤显祖 昆剧 现实主义 《惊梦》 《游园惊梦》
-
描述:你们来自剧团,我们来自编辑部,虽然岗位不同,但
-
似是一种失败的心理(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与刘乃
-
作者:段国超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王朝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赤壁怀古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势力 贵族
-
描述:。看了刘乃昌同志《横槊
-
一种新的花岗岩侵位机制-活动张性剪切带中的侵入作用
-
作者:D.H.W.Hutton 张志强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奥长环斑花岗岩 侵位机制 剪切带 岩席 侵入作用 张性 对冲断层 侵入体 格陵兰 片岩
-
描述:侵位这种简单的观点仍不能说明许多花岗岩的侵住体制。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火成岩侵位机制。作者在暴露充分的南格陵兰元古宙大陆地壳中观测到,奥长环斑花岗岩是作为大规模的岩席沿着韧性引张剪切带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