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153)
期刊文章(1084)
图书(60)
学位论文(59)
会议论文(3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312)
地方文献 (39)
红色文化 (15)
地方风物 (15)
才乡教育 (5)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63)
2013(234)
2012(220)
2010(1036)
2008(371)
2006(136)
2002(20)
1998(24)
1997(35)
1987(20)
按来源分组
商丘日报(19)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1)
抚州日报(7)
工人日报(2)
中华建设(2)
科技日报(2)
睢阳(1)
安徽青年报(1)
儿童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烈(霖之)先生小傅
作者:高振西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大学  四十年    十三年  研究班  浙江省  教育界  立人  学会  学生 
描述:烈先生字霖之,是中國地質学会的創立人之一,并曾当选為会長,也是四十年來北京大学的老授教。1887年11月10日(清光緒十三年即丁亥年九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浙江省蕭山縣的臨
烈(霖之)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地质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教授  老教授    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  高等师范  浙江萧山  杭州  留学生  地质调查所 
描述:兼地质调查所工作。1918年北京大学地
荆公体:[王安石]
作者:莫砺峰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评论  荆公体  文学创作 
描述:荆公体:[王安石]
关于杨时 : 答煜先生
作者:马积高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时  王安石  理学家  宋明理学  朱熹  龟山  反对  文学  人品  评价 
描述: 煜先生对拙著《宋明理学与文学》作了详细的评论,益我良多,惟其中提到对杨时的评价,以为除反对王安石,其人品无可议,我觉得需要作一点说明。杨时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确实表现他在政治上的保守,但我以为这是
绵竹干青烈士墓
作者:雷晓光  来源:四川文物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绵竹  烈士墓    土高  碑阴  楷书  县城  墓志铭  呈圆形  张秀熟 
描述:干青烈士墓座落在绵竹县城关南郊的精忠观旁。烈士墓坐西向东,封土高2.5米,墓呈圆形,墓径6.2米,墓有碑,碑高1.80米,宽0.93米,厚0.12米。碑阳为绵竹县教育界人士邓清澜先生所写楷书“
骥德与吴江派
作者:徐扶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骥德  吴江派  汤显祖  戏曲创作  明代戏曲  戏曲家  冯梦龙  曲律  戏曲语言  中国戏曲 
描述:”。接着点出沈璟的传人,有吕天成、叶宪祖、骐德、冯梦龙、范文若、卜世臣、沈自晋,共八人,算是主要成员。我们知道,沈自晋是沈璟的族侄。那末,他把当时这些戏曲家,都列为吴江派的主要成员,是否出于
骥德是吴江派吗?
作者:夏写时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骥德  吴江派  汤显祖  批评史  内容丰富  万历年间  学术争鸣  中国戏剧  古代戏剧  曲律 
描述:得失,并在这个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一个相当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氏《曲律》,实际上是对于沈、汤二家争论的总
应麟的学术成就及其特点
作者:魏殿金 杨渭生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困学纪闻  学术成就  应麟  《四库全书总目》  《玉海》  急就篇  《三字经》  王安石  《汉书·艺文志》  地理 
描述:应麟的学术成就及其特点魏殿金,杨渭生应麟是南宋儒学的殿军,一位忧时爱国、学问赅博、治学严谨的学者。他一生勤学不倦、博览群籍、著作宏富,撰有《深宁集》、《玉海》、《困学纪闻》、《通鉴地理通释
陆、“心即理”思想比较
作者:刘宗贤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王阳明  陆九渊  道德行为  伦理本体  主观精神  宋明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  封建伦理 
描述:是一种以心灵为宇宙本体的唯心论.它是对主观精神的夸大,是对儒家"天人合一"的心性学说和宋明理学以封建伦理为世界本体思想的发展.在这里,"心",既指思维器官、主体意识活动,义指人的本性和支配人的伦理行
“曹”、“曹刘”辨
作者:张亚新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植  建安文学  胡应麟  钟嵘  建安风骨  许学夷  诗品  建安时代  建安七子  五言诗 
描述:褒庾信传论》云:“曹、、陈、阮……斯并高视当世,连衡孔门。”《隋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