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60)
报纸(547)
会议论文(14)
图书(11)
学位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09)
地方文献 (62)
地方风物 (30)
非遗保护 (19)
宗教集要 (7)
文化溯源 (6)
才乡教育 (6)
红色文化 (4)
按年份分组
2013(97)
2012(142)
2010(87)
2009(59)
2008(47)
2004(32)
1999(18)
1996(20)
1995(21)
1991(10)
按来源分组
中国铁路(2)
北方音乐(1)
经营管理者(1)
财经科学(1)
广西商专学报(1)
大舞台(1)
商场现代化(1)
金色年华(1)
经济论坛(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
灵谿词说(十一)——论贺铸词;论张元干词
作者:缪钺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贺铸  《离骚》  张元干  南唐词  晏几道  欧阳修  柳永  苏轼  北宋  晏殊 
描述:。晏几道虽远绍《花间》,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五)
作者:罗星明  来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兰性德  通志堂集  《春秋》之义  《周礼》  《春秋传》  《论语》  《礼》  周世宗  《易传》  《易》 
描述: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五)
黄宗羲著作汇考补正──记《黄氏钞》三种
作者:高洪钧  来源: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宗羲著作  黄氏  考补  《登西台恸哭记》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大学图书馆  王安石  哲学研究  黄百家  启蒙主义思想 
描述:黄宗羲著作汇考补正──记《黄氏钞》三种高洪钧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位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著述大师。他一生的著作有多少?各书的存佚情况又是怎样?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从艰辛而靓丽的蹊径上一路走来()——为纪念刘麟瑞先生诞辰
作者:李华英  来源:中国穆斯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纪念  《古兰经》  阿拉伯文  书写规则  插班生  回文  上学期  阿訇 
描述:披荆斩棘奋力登攀要么是受7代阿訇世家基因的影响;要么是得力于与生俱来的聪颖智慧,作为一个插班生,刘麟瑞入学后便旗开得胜。他回忆说:“我这个回民子弟对回文(即‘阿拉伯文’)颇为有缘。我入学时,班上同学已学过半年
略析王安石有关《〈洪范〉传》的文章系年——以《资治通鉴长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  《〈洪范〉传》  系年 
描述:年谱考略》,还有近年李之亮的《王荆公文集笺注》.以《资治通鉴长编》为依据,就这三本著作涉及的有关系年加以辨析,可以断定:《〈洪范〉传》的初稿完成于治平年间,定稿完成于熙宁三年.
中国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考工记》·栗氏量()
作者:邱隆  来源:中国计量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标准器  度量衡  中国  《周礼》    西汉  春秋 
描述:(接上期)方圆之争逾千年《考工记》从春秋末传至西汉,主体尚存,部分内容已散失。经过刘歆、刘向父子等人的整理考校,使当时能获得的失次断简被排比成文,从众多的版本中脱胎而出。刘歆首创
通鉴》王广渊、王广廉相混说辨析
作者:梁太济  来源:文献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转运司  王安石  河北  资治通鉴  食货志  宋史  转运使  熙宁  黄以周 
描述:数千道为本钱,于陕西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
唯思之精 屈曲超迈:评王英志《诗品注评》
作者:吉明周  来源: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唯思之精 屈曲超迈:评王英志《诗品注评》
汉书·百官志》与汉晋间的官制撰述:以“郡太守”条的辨证
作者:徐冲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  百官志》  官簿  《周礼》  郡太守 
描述:这一撰述方式,继承和发展了东汉後期以来崇重《周礼》的官制撰述新动向,在汉晋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抚州采茶戏发展现状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汪媛 邓伟民 汪高发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抚州  抚州  发展现  发展现  职业化发展  职业化发展  专业剧团  专业剧团  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  戏曲形式  戏曲形式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电影事业  电影事业 
描述:从1934年第一个职业戏班——佑民堂的成立,到历经七十余年职业化发展后的今天,抚州采茶戏无论从戏曲形式本身,还是专业剧团的运营和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完善。但时下传媒的普及、文化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