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53)
期刊文章(4460)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4)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72)
才乡教育 (16)
地方文献 (7)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214)
2011(255)
2009(228)
2007(218)
2005(187)
2004(160)
2002(137)
2000(129)
1997(99)
1996(108)
按来源分组
青年记者(4)
教师之友(2)
教育理论与实践(2)
现代家教(2)
辅导员(教学版)(1)
新课程学习(中旬)(1)
青年教师(1)
新医学(1)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1)
成才教育月刊(1)
让虚假的美丽远离语言课堂
作者:朱华东  来源:师道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  语言  美丽  虚假  《泊船瓜洲》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  王安石  学生  教师 
描述:近日,我听了一位教师向学生讲授宋代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这首诗。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体会。[第一段]
怎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
作者:王文军  来源:新课程(综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课程  学生  预习教材  课程改革  评价课堂教学  王安石变法  课程标准  教师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描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一、整合教材,整体把握知识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编
品出"绿"字的无限生机
作者:邵迪青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学生体会  “绿”  五年级  人教版  王安石  教师  炼字 
描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诗中的“绿”字,作为炼字的典范,历来被后人称道。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绿”字之妙时,往往通过想象加以体会。有位教师虽与其他大多数教师的教法大同小异
古诗教学中的情感升华
作者:尤丽娜  来源: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古诗教学  情感  古诗文  教师  学习  王安石  叶圣陶  吟诵  教学情境 
描述:们又怎样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呢?
用“三读、三改”法让学生修改作文的一点尝试
作者:岳刚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修改作文  作文教学  唐宋八大家  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  文章  托尔斯泰  王安石  教师  尝试 
描述:学中,要求教会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陈明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培养学生  小学生  引导学生  刘绍棠  多种形式  口语交际  中学  教师  心理发展 
描述:情,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老作家刘绍棠在回忆他童年时的启蒙老师的文章《老师领进门》里,谈到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把课文编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让童年的刘绍棠爱上的语文课,而且还在他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事实上,谁也不喜欢照本宣科
实干是最好的管理方法:记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卓尼一中校
作者:陈富祥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校长  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  教职工  公平公正  教育生涯  校园文化建设  获得者  甘南州 
描述:在31年的教育生涯中,从事学校管理工作27年,在校长岗位上已有24年。这就是卓尼一中校长王烈的基本履历。学校管理工作如同一本经,念了20多年,王烈已念出了其中的真意,悟出了其中的真谛。因此,曾有人这样评价:他是一个实干家,是当校长的料。在不变中求变化王烈给人的感觉是随和,善
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冯如远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质疑能力  解决问题  中学生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  我国古代  教师  引导学生  陆九渊  物理教学 
描述:质疑能力是指具体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对质疑,就各有自己的见解,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陆九渊却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纵观整个科学史,其实质就是通过质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物理学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作者:徐岸慧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学生思维  教师  语文教学  班主任  陆九渊  课堂气氛  提问技巧  引导  语文课堂 
描述:每次开班主任会的时候,抬头见墙上一匾,总会温习一番。那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的一段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反复思量,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疑问、教师的引导之间
让中职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李启玲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中职学生  教师  语文素质  阅读习惯  中职毕业生  语文能力  语文基础  学习兴趣  王安石 
描述:改变这种现状、使中职的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爱上语文呢?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最重要的是相信学生,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