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简论晏殊欧阳修的词学及词作风格
作者:邱昌员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词学  词作风格 
描述:发展方面,开了“雅词”之先河。尤其是他们对人生、生命意义的感悟、喟叹使词作表现出厚重的思致性,初步开发了词体抒怀述志的功能,对苏轼“以诗为词”和豪放词风的创立是有深刻启示的
北宋学术一元化暗流与实用文学——以古文家为中心
作者:方笑一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开  “一道德”  石介  王安石  学术  文学观念  孙复  古文家  北宋  孔子 
描述:北宋学术一元化暗流与实用文学——以古文家为中心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试论汤显祖的戏剧
作者:邹自振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 
描述:"的产物.汤显祖正是以"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主张,构成了他的戏剧与文学观之核心.
《唐百家诗选》刍议——兼论王安石早期唐诗
作者:童岳敏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  诗学 
描述:《唐诗鼓吹》等选本所继承。
以情抗理 以情役律--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
作者:黄南珊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本论  超越论  情理  情形 
描述:特贡献。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
作者:冯焕珍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函昰  曹洞宗  妙明真心  禅教并重 
描述: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
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後记: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作者:唐德刚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後记:试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牡丹亭中有风月,警惕风月暗消磨: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有感
作者:杨鹏辉  来源:魅力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2]。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全剧一共五十五折,其中多出折子《游园》、《拾画》、《玩真》等等成为经典被各个剧种搬上舞台,成为传统保留剧目。
非示美 求其实用——记《乐安县志》服务于现实的几个实例
作者:若岸  来源:抚州史志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非示美 求其实用——记《乐安县志》服务于现实的几个实例
后七子和明末文人的唐诗——明代唐诗批评史研究之二
作者:朱易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派  唐诗  王世贞  盛唐诗歌  后七子  格调论  胡应麟  明代  李攀龙  诗歌风格 
描述:因此,从唐诗批评史上看,后七子的唐诗仍应算作明代格调派唐诗发展时期的后一阶段。这一阶段孕育着格调派唐诗的蜕变。(参阅拙作《明代格调派唐诗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