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诗词 析哲理 活课堂——浅谈诗词在哲学教学中的妙用
-
作者:吴丽娟 来源:广西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教学 王安石 教学内容 赏诗 大林寺 对立统一 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卜算子·咏梅》 苏轼
-
描述:赏诗词 析哲理 活课堂——浅谈诗词在哲学教学中的妙用
-
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王安石变法》课
-
作者:刘松柏 周丽芳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 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激发 激发 改革背景 改革背景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
描述:“课堂生成性资源”和“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两个常见概念。关于“课堂生成性资源”,叶澜教授是这样界定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
怎样设计和组织历史课堂活动才更有效:从刘松柏设计与执教的王
-
作者:刘计荣 唐琴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组织才能 组织才能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执教 执教 松柏 松柏
-
描述:中并不是有了活动就一定能奏效,事实表明,只有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才能发挥其有效性。
-
舒同作品 真伪难辨 艺术圣殿雾里看花
-
作者:李远方 来源:中国防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 杂志社 真伪问题 法院 遗作 伪作 书法家 证言
-
描述:当今的书画市场已赝品泛滥成灾。此话一点也不为过,但究竟泛滥到什么程度,大多数人心中没底。读罢此文,您或许能长点“见识”,在中国的艺术圣殿美术馆,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公开展出之后,方方面面烽烟顿起
-
南丰傩面具艺术的写实\象征与意象
-
作者:宗恒 肖滢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傩面具 南丰傩面具 象征 象征 意象 意象
-
描述:南丰傩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其制作和使用中由浅入深,表现出其艺术的写实、象征和意象的特征。
-
南丰傩面具艺术的写实、象征与意象
-
作者:宗恒 肖滢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傩面具 南丰傩面具 象征 象征 意象 意象
-
描述:南丰傩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其制作和使用中由浅入深,表现出其艺术的写实、象征和意象的特征.
-
谈昆曲电视剧《牡丹亭》的艺术再创作
-
作者:倪立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电视剧 昆曲 传统戏曲 电视台 场景 蒙太奇 观众 柳梦梅
-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绵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我国各阶层民众的喜爱。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欣赏它的婉转典雅、柔曼悠远,一些电
-
同宗文化见证异族艺术的对话
-
作者:陈晓军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沙恭达罗》 《牡丹亭》 审美情趣
-
描述:《沙恭达罗》与《牡丹亭》两部作品是东方剧坛经典,受同宗文化的影响,二者在题材、主题和结构处理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由于具体的文化个性差异和审美情趣的不同,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
昆曲《牡丹亭·游园》的戏曲艺术分析
-
作者:钱国桢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游园》 《牡丹亭·游园》 艺术分析 艺术分析
-
描述:初步艺术研究,试图探索我国众多戏曲艺术的分析方法。为最终建立中国戏曲艺术作品分析学添砖加瓦。
-
于丹大剧院畅谈艺术启蒙
-
作者:罗颖 程宁 来源:小演奏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 审美艺术 艺术教育 启蒙 昆曲 牡丹亭 生活中 分享 生命 感受
-
描述: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做客国家大剧院会员俱乐部,与古典音乐推广者陈立一起畅谈艺术和生活。于丹在交流中她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不下90分钟,于丹也实在,不说空话套话,从自己与戏剧戏曲的缘分,到在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