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53)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10)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359)
2013(425)
2012(482)
2011(484)
2009(430)
2008(373)
2005(246)
1996(218)
1982(7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观察与思考(4)
商情(3)
中华书局(2)
金融经济(2)
长白学刊(2)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
青年与社会(上)(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国农村金融(1)
王安石历史学说研究
作者:秦文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学说  历史发展学说  历史编撰理论 
描述:王安石在人与人性方面的论述卓绝前人,与近代价值观相合。
王安石佛教观研究
作者:李承贵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佛教观  研究 
描述:与佛教的关系是密切的,但其核心价值始终是儒学;王安石的佛教造诣是高超的,而且时常表现出具有鲜明价值倾向的创造性诠释;王安石认知、理解和评论佛教的态度基本上是宽容的、开放的、入世的.
王安石的人才思想及其价值审视
作者:魏佐国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思想  当代价值 
描述:王安石对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管理及考核均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主张,这既是北宋中叶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也与王安石自身的人生体验和中国传统的人才观念相关联。作为王安石革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思想
王安石道论研究
作者:赵中国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道论  无与有  自然与人力 
描述:的必要性。王安石道论在北宋儒学复兴中开道论建构的风气之先,但因为其道论有以无为本体的倾向,被认为杂于佛老,所以后世大儒对其评价不高。
试论王安石改诗
作者:江建高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用唐诗  袭句改字  剽窃 
描述:顺承并强化原诗之意,使内涵深化与拓展。在仿用的方式上,主要有袭句、袭词或改字。在改用性质(程度)上,有点化、借用甚或剽窃。
王安石词研究评述
作者:张燕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评述 
描述:王安石的词处于一个被忽略的地位,研究非常冷清,研究主要集中在艳情词少、开豪放词先声、以禅入词、以诗为词四个方面。
王安石与西Kun体
作者:庞仕章  来源:钦州师专钦州教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西Kun体  宋诗  文风 
描述:王安石与西Kun体
司马光与王安石理财思想之比较
作者:薛俊丽 黄静  来源: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理财 
描述:北宋自中期以后,宋王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司马光与王安石都认为非改革不可。在他们各自的变革中,两人都把“理财”看做是巩固宋王朝的关键。但是,他们的“理财”之旨、“生财”之道
王安石义利观的内涵
作者:欧阳辉纯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统一 
描述:义利观是传统伦理思想史重要的范畴。王安石的义利观既扩大了"义"的范畴又突破了"利"的内涵;既解决了公利和私利的矛盾又强调了先利后义和义利统一。这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王安石人性论之演进
作者:毕明良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性论  以生言性  正性 
描述:从人性善恶的角度看,王安石人性论经历了"性归于善而已矣"、"性可以为恶"、"性有善有恶"和"性不可善恶言"四个发展阶段。"性不可善恶言"是王安石人性善恶问题的最终定论,且这一定论与扬雄的"性善恶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