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眼"探微
作者:高永利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词旨  修辞效果  诗词鉴赏  苏轼  增损  北宋  元代 
描述:"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句:"天工忽向背,眼巧增损."范温的诗话更以"眼"为名,题为<潜溪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
美可食
作者:张玉庭  来源:金色少年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杨万里  半山  早餐  陶渊明  宋代诗人  张籍  文学史    陆游 
描述:层出不穷的绝句佳作使他如醉如痴,硬是把早餐忘了个干干净净。正所谓:好诗胜过好吃的。他把"半山诗句"当成早餐了! 有趣的是,把好诗当做饭吃的并非杨万里一人,宋代的另一位大诗人陆游也有过把当做晚餐
说说家语
作者:薛近芳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系统  语言艺术  王安石  口语  高尔基  独特性  用语  形象化  文学语言  要素 
描述:有人说,写诗就是写语言。这话很对,因为是语言艺术,语言是的载体。"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高尔基)。不过,的语言并不等同于口语或其它体载的艺术用语,她有着自己表述的独特性,为此,王安石很有见地
应是原生态的
作者:袁志冲  来源:沙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是原生态的
田汉的南行
作者:李遇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汉  汤显祖  广州会议  座谈会  民族英雄  海瑞  六十年代  文艺工作  艺术工作  七律 
描述:1961年田汉参加了中宣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讨论《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即《文艺十条》)并作发言。1962年田汉又参加了文化部、中国剧协在广州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并作发言。新侨会议和广州会
说“眼”
作者:何西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浩然  论诗  中国古代  云梦泽  名句  鉴赏  诗话  唐人 
描述: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家更重视。眼有两指:一指句中之眼,一指篇中之眼。说的是诗句、诗篇中最为传神,最为灵妙,最让鉴赏
六朝帝都几重
作者:郭天印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  金陵  王安石  中国历史  刘禹锡  封建王朝  南京  诗歌  都城  东吴 
描述:金陵形盛,龙盘虎踞,江浙富庶,鱼米之乡。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不少封建王朝都把南京(又名建康、金陵)作为都城。自东吴始,至南陈灭亡,已是六朝之数。人们在诗歌中将金陵称作
元人序概说
作者:韩格平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人前序  元人序文  虞集序文 
描述:元人序,包括元人撰写的前序和以散文形式撰写的介绍相关诗歌创作背景及其内容主旨的序文。本文在调查若干元人别集及《全元文》的基础上,择要介绍了元人前序与序文的基本内容,并以虞集序文为例予以
妙趣横生的古人“退休
作者:张小雷  来源:文苑(经典选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金制度  退休制度  致仕  俸禄  朝廷  退休年龄  官员  周礼  东汉  明代 
描述:制度;明代,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由于退休后,地位和权力都失去了,所以不少官员尽量拖延退休时间,成为官场上的一大弊端。有人写诗讥讽道: 绿水红莲客, 青衫白发精。 过厅无一事, 咳嗽两三声。 这首
胡澄的(六首)
作者:胡澄  来源:星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尘埃  体内  忧虑  器皿  斜坡  替换  幻灯片  天幕  金黄色  梅花 
描述: 换回这深蓝色的永不完结的期待 观: 写诗是我为灵魂工作的一种方式,是我这辈子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