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73)
报纸(429)
图书(142)
学位论文(128)
会议论文(8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96)
地方文献 (330)
地方风物 (72)
非遗保护 (29)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6)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3(188)
2012(255)
2011(249)
2010(207)
2009(193)
2008(221)
2005(92)
1990(50)
1979(5)
1960(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8)
华章(3)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汤显祖《竹院烹茶》诗小议
作者:徐应善  来源:茶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烹茶  主导产业  农村经济  名牌产品  品牌宣传  浙江省  名茶  农业 
描述:汤显祖《竹院烹茶》诗小议
是“一流”的更应是学习型的……
作者:黄更新  来源:农电管理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服务  电力工业  电力公司  先进单位  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  农业  改革与发展  责任感  达标活动 
描述:1994年,永城电力公司在开展“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达标活动,就被授予“三为”服务达标先进单位的称号。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走上了改革与发展的快车道,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周礼财用物文书制度阐微
作者:孙瑞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代要会  财用物管理  文书制度 
描述:目,经考校对"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目的是以赏罚制约束官府和官吏,以保障财用物文书的真实准确和国家廪库的充盈;另外限定了收受财用物文书的官府和收受的方式。此制度的制定对周代统治邦国、治理官府、节财用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周礼的“祝药?杀之齐”与“祝当为注”
作者:张振平  来源: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的“祝药?杀之齐”与“祝当为注”
周礼“凝固化”的消费制度和周代民本思想的演变
作者:王德培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消费制度  民本思想  左传  凝固化  文子  农奴  劳役地租制  天命  礼制  周公 
描述:是封建社会的礼制,还是奴隶社会的礼制?如果能够加以论证,对解决分期问题的争论,也有重大意义。因此,作者很早就试图从典籍和金铭中发微索隐,挖掘周礼中最根本的制度和精神;终于有了一些自信的看法。现在写出
周礼记载的科技档案与科技档案工作
作者:张克复 丁海斌  来源:档案学通讯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地图档案  科技档案工作  天文观测  医师  医药档案  官司  天官  手工业生产  章氏 
描述:案等多种档案和档案工作。其中所记载的科技档案种类很多,主要有天文气象档案、地理档案、医药档案、农业科技档案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档案等,本文仅对《周礼》所载的部分科技档案进行阐述,探讨其各自的组成、内容
里耶秦简“金布”与《周礼的相关制度
作者:朱红林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里耶秦简  金布  周礼  社会制度 
描述:重要意义。
论《周礼》和《仪礼》贾公彦义疏的语法观
作者:程艳梅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公彦  周礼  《仪礼》  义疏  语法 
描述:唐初贾公彦对《周礼》、《仪礼》所作的义疏涉及传统语言学的诸多领域,在语法方面也时有发明。贾公彦的语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对实词和虚词的区分;二、对虚词的诠释;三、对实词活用的探讨;四
从《诗经》看周礼的妇德观念及其在婚姻的意义
作者:李祯 郭艳辉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妇德  婚姻  合二姓之好 
描述:从《诗经》我们可以观察到周礼的妇德观念,包括押多子、与夫和、无才、顺从、美貌和稳重等等,这些妇德在婚姻非常重要。周代的婚姻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是巩固血缘势力的关键,在婚姻被赋予“合二姓之好”的使命
略论《周礼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图学思想  周礼正义》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古代科学  孙诒让  画法几何学  周代社会  战国时期 
描述:略论《周礼的图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刘克明胡显章人类在认识并改造世界时,图或图象、图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与语言、文字、公式一样起着信息传递的功效。人们经常用绘制在平面上的图形来表示事物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