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梅边》遇到了《牡丹亭》——论流行音乐和昆曲的交集与补集
-
作者:李甜甜 来源:华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 昆曲 昆曲 交集 交集 补集 补集
-
描述:21世纪以来,中国流行音乐频频借助本土戏曲元素,昆曲也纳入其中。此种交集的发生,基于二者的关情功能、青春特色和世界性品质。面临生存困境,此借鉴方式,不仅已成为一种趋势,且对二者而言,在良性竞争中并行
-
怎一个“闹”字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
作者:何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喜剧氛围 语文教学 中学 阅读指导
-
描述:怎一个“闹”字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作者:郭梅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完成的。崔莺莺重爱情轻功名,体现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杜丽娘为情而死、为情复生,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张扬。林黛玉蔑视功名利禄,要求独立自由,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其女性意识是对崔莺莺、杜丽娘的继承和超越。
-
同是“情”字,内涵有别——论《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
作者:叶树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情 情
-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描绘了“情”,但“情”的意蕴有别。然而,不难发现这些“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提高、创新和发展,没有前者,就不可能有
-
古典名剧的缩微艺术——谈上昆的《牡丹亭》文本
-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牡丹亭》 演出文本 《寻梦》 《惊梦》 《回生》 人文主义思想 艺术风格 改编
-
描述:白云生诸大师的精湛表演。由于昆剧是最古老的声腔、剧种,实际上这些单出的演出基本上作为文物
-
“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叛逆女性——《西厢记》与《牡丹亭》之
-
作者:耿光华 来源:张家口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崔莺莺 崔莺莺 杜丽娘 杜丽娘 比较 比较 叛逆性格 叛逆性格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文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
-
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作者:励栋煌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越剧团 《牡丹亭》 百姓 平民 中国戏曲学院 古典名剧 遂昌县 研究生 演员 公演
-
描述:为让平民百姓共赏经典名剧——创演越剧《牡丹亭》感思
-
丽娘何如朱丽叶 不让莎翁有故村——《牡丹亭》与《罗密欧与
-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东西方戏剧 东西方戏剧 比较 比较
-
描述:戏剧的特点和规律。
-
对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意象分析——兼与《牡丹亭》作比
-
作者:张晓玲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冬天的故事》 莎士比亚 《牡丹亭》 意象分析 波希米亚 西西里 国王 王后 传奇剧 里昂
-
描述:对莎士比亚《冬天的故事》的意象分析——兼与《牡丹亭》作比
-
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
作者:孙和军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越剧 中国传统戏曲 传奇杂剧 中国戏曲 文言文
-
描述: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