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铀矿地质专家乐天先生来我所指导铀矿地质工作并考察相山铀矿田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铀矿地质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铀矿田  地质工作  铀矿地质  专家  实地考察  铀成矿作用  项目进展  资源勘查  找矿前景  地质问题 
描述:质问题与铀成矿作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而后在我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第六次实地考察相山铀矿田。[第一段]
「才子佳人」底蕴:《丹亭》与〈会真记〉中的女性再现
作者:李秀娟  来源: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vi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人再现  才子佳人故事  《牡丹亭》  拉岗  〈会真记〉 
描述:。其次,楬橥拉岗「骑―爱情」("courtly love")和「恋慕她者」("object a")的理论,我分析及〈禽真记〉中的崔莺莺如何透过「扮装」以成为心仪才子之「恋慕她者」,进而析论才子
看姹紫嫣红开遍博霍尔特 璞昆曲园林油画巡展德意志
作者:静怡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  德意志  油画  霍尔  巡展  昆曲  杜塞尔多夫  《牡丹亭》 
描述:从博霍尔特市政厅的首次亮相,到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的展出,璞油画一时间成为许多中德人士谈论的热点,《牡丹亭》《园林》成为德国巡展中最受关注和追捧的作品,苏州油画扬名德意志。[编者按]
晏殊《蝶恋花》和安世《端正好》二词比较分析
作者:龙希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比较分析  西风  燕子  离别苦  山长  长路  明月  “秋”  小令 
描述:在浩瀚的词海中,我惊奇地读到了两首内容相似,构思相同的小令。这就是晏殊的《蝶恋花》和安世的《端正好》。现在,先将这两首词对照排录如下:
少年应是读书郎——抗婚少年小峰致法官的一封信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天地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法  少年  义务教育法  法官  被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监护职责  初中三年级  坚持自己的主张  脱离关系 
描述:伤了腿,家里竟然不管不问,还要同我脱离关系。 我家住在西沟村六组,家有五口人:爷爷、爸爸、妈妈、姐姐和我。
芳应是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好榜样(附短评:《学哲学用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芳应是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好榜样(附短评:《学哲学用
北宋人唐诗观管窥:从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看李在北宋的接受
作者:郭根群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唐诗观  唐诗选本  并尊  王安石  并重  李白诗歌  序跋  优劣论  欧阳修 
描述: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在莫衷一是中透露出时人对李乃至唐诗的认识及看法,并在扬弃中继承,从"李并重说"到"李优劣论",一方面,认同唐诗意正、境佳、句好的长处,赞美其清丽矫健的语言、善于用典
把旅游服务做好,也是善政的重要体玛:对话遂晶县委书记兴林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服务  县委书记  文化品牌  对话  善政  《牡丹亭》  汤显祖  深度挖掘 
描述:《小康》:遂昌对汤显祖文化的研究可谓走在全国前列。在您看来,还有哪些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兴林:汤显祖文化,一直作为遂昌的第一文化品牌在打造。但其实关于汤显祖文化,还需深度挖掘。就像如今遂昌县城
从《上学士言开河书》考王安石早年的水利实践
作者:陈牧川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水利思想  水利思想  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  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  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  实践  实践  东钱湖  东钱湖  学士  学士  青苗法  青苗法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文学史上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政治经济改革,即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包括经济政策、军政政策、教育、治水政策、外交政策
诗“吴体”与宋诗传承:胡应麟《诗薮》引诗考辨
作者:陈广忠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体  诗律  宋代  传承 
描述:诗“吴体”,影响深远。宋代诗坛,追求变革,黄庭坚等众多诗人,宗师杜甫,将“吴体”推而广之。对《诗薮》中涉及的杜甫“吴体”,以及欧阳修、黄庭坚、张耒三人的诗作,进行详尽的格律分析,可厘清杜甫“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