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兴则社稷兴:《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评介
-
作者:徐佩印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育兴则社稷兴:《王安石教育思想研究》评介
-
《春官》“六诗”之“兴”与《诗经》之“兴”诗
-
作者:孙定辉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六诗" 祭祖之兴 诗经 兴诗
-
描述:周王之祭祖礼仪“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相契合,而“兴”为祭祖和各种祭祖仪式通称在《尚书》、《礼记》、《诗经》等文献均有存留.据此
-
古代学者谈赋、比、兴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起情 郑玄注 体物 诗集传 托物 周礼 朱熹 古代 学者
-
描述: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
-
《诗经》赋、比、兴的艺术精神
-
作者:张庆利 来源: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艺术精神 李仲蒙 朱熹 诗集传 王应麟 重要方法 起情 艺术作用 形象思维
-
描述:”(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可以说,赋、比、兴是诗人形象思维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使《诗经》不仅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
-
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
-
作者:刘怀荣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比” “诗教” “兴” 《诗》 赋诗言志 伦理功能 孔子 实践形态 《诗经》 《周礼》
-
描述:赋、比、兴的几组相关概念
-
关于“汉恩自浅胡自深”
-
作者:继功 朝岭 来源:瞭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鹤林玉露 罗大经 昭君 《明妃曲》 天渊 黄金 三纲 五常 郭沫若
-
描述: 著名国画家、篆刻家石愚去年10月应台湾成功大学等单位的邀请,在台北、台中、台南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成为海峡两岸开展文
-
“敖汉”的释义应是“老大”吗?
-
作者:鲍音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敖汉” “老大” 蒙古语 词义
-
描述:“敖汉”的释义应是“老大”吗?
-
汉画像石所见周礼遗俗
-
作者:李卫星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代画像石 献挚礼 献俘礼 投壶礼
-
描述: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具体考释了汉代画像石中的“孔子见老子”、“胡汉战争’、“投壶”等画像,认为这些画像所反映的献挚礼、献俘礼、投壶礼皆为周代遗俗。
-
汉简中的官文书补考
-
作者:安忠义 来源:简牍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文书 居延汉简 说文 后汉书 文心雕龙 书契 幕府 汉代 周礼 假借义
-
描述:于这些官文书,前辈学者作过一些考证研究工作,为这方面的
-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李觏与朱熹对儒家核心价值
-
作者:张春贵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朱熹 朱熹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
描述:人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他们思想体系内在理路、学术传承的不同,也反映了儒家内部关于社会治理思想的不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