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应麟小说史料论发微
-
作者:王嘉川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文言小说 史料价值
-
描述:胡应麟认识到小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虽然小说非记事之史学著作,“尽采”以入史并不妥当,但却可以把它作为史料来看待,适当地采以入史。他的小说编纂工作,就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他既看到了小说与历史
-
试论刘绍棠小说的语言风格
-
作者:钱立言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试论刘绍棠小说的语言风格
-
论张恨水小说创作的文化价值取向
-
作者:箫笛 来源:学术界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恨水小说 文化价值取向 知识分子 新文学作家 《金粉世家》 《啼笑因缘》 沈凤喜 春明外史 国民党 中国传统文化
-
描述:张恨水小说表现了中国人固有的传统论理道德美;表现了忧生、忧世、忧国的忧患意识;流露出浓厚的佛空情调。
-
刘绍棠小说语言风格管窥
-
作者:徐振辉 来源:北京文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小说语言风格管窥
-
论胡应麟的文言小说分类观——兼及文言小说分类之发展流变
-
作者:陈丽媛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小说 分类 史志目录 官方目录 私家目录 传奇
-
描述:中国文言小说的分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论,明代学者胡应麟首先对文言小说做出较为科学而明确的分类。他从文体艺术特征着眼,将传奇归为小说的一类,从发展演变的文学史观出发,在分类中体现小说文体的发展流变
-
认同与超越:论胡应麟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概念厘清的重要作用
-
作者:陈丽媛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概念 小说概念 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已经触及到了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有重要的新变意义。对古代小说概念的精细化和文体的独立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小说观念是建立在他对小说文体独立性的充分尊重及对小说文体
-
广昌孟戏民歌时调的美学书写方式与原生态特质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
描述:析,以冀解读明清地方戏曲民歌时调的遗存与特质。
-
穿越生死的深情和妙赏:浅谈《牡丹亭》的美学体现
-
作者:卢卓元 来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深情 深情 妙赏 妙赏
-
描述:《牡丹亭》就像春天百花园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永葆青春。从她产生的那天起,研究她的论文浩如烟海,但鲜有从美学角度去研究。从美学命题中的深情和妙赏角度探讨了《牡丹亭》之魅力。
-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新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
描述: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何处,如何自处?制作昆曲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古典文化衰微之后,20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如此大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我在国外看了非常多的各种戏剧艺术和表演艺术,但回头一看,呀,最美的那朵牡丹花开在我们自己的后院里面。
-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白先勇
-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昆曲 白先勇 白先勇 新美学 新美学 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 观众 观众 老化 老化 校园 校园
-
描述:一.昆曲进校园:从演出到开设课程 推广昆曲很重要的步骤是昆曲走进校园,我认为如果一门表演艺术没有年轻的观众,它不会有生命力的,会越演越老化下去。年轻观众非常重要,现在昆曲的危机不仅是表演老化.而且观众电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