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同与超越:论胡应麟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概念厘清的重要作用
-
作者:陈丽媛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概念 小说概念 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已经触及到了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有重要的新变意义。对古代小说概念的精细化和文体的独立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小说观念是建立在他对小说文体独立性的充分尊重及对小说文体
-
代王城历史的古画卷:寻访河北古村古镇(十五)
-
作者:田永翔 郭宝祥 来源:当代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城 历史 古代 蔚县 城墙 河北 泥土气息 活化石 传说 马头山
-
描述:代王城位于河北蔚县县城东二十多里,是一个不起眼的乡间小镇.但是,你不能小瞧这个满面泥土气息的小镇,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活化石.通过它,你可以窥视到我国北方第一个2800年前的国家--代国的只鳞片甲,眺望到蔚县这块古老土地的历史源头.
-
鲁西隆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风化壳的储集特征
-
作者:张厚福 来源:石油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古生界 古风化壳 鲁西隆起 碳酸盐岩风化壳 古生界碳酸盐岩 储集特征 石灰岩 溶蚀孔隙 发育程度 张性裂缝
-
描述: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遍布华北。本文以鲁西隆起下古生界为例,研究了它们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发育与分布特征,根据野外观察及镜下鉴定,发现了十类储集空间;然后,综合邹县地区大量水文地质钻孔
-
是“轹古”,还是继往?——与《气往轹古,辞来切今》一文商榷
-
作者:夏振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京杂记 王安石 历史功绩 明君 匈奴族 呼韩邪 昭君出塞 历史背景 西汉王朝 历史潮流
-
描述:(一)《淮阴师专学报》今年第一期刊登的《气往轹古,辞来切今》(以下简称《轹古》)一文,对明末胡夏客的《王昭君辞》推崇备至——该文由晋石崇定昭君诗“悲剧”基调作用的《王明君词并序》说起,列举了在立意上
-
试谈刘绍棠小说的修辞美感
-
作者:邓海云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
-
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
作者:元者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情小说 中国小说史研究 优先性原则 《金瓶梅》 《如意君传》 文学史研究 中国古代 《牡丹亭》 汤显祖 《红楼梦》
-
描述: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评《中国言情小说史》
-
仿构与翻新:江户时代翻案的话本小说十三篇
-
作者:王晓平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学者 中后期 王安石 乐之 马场 话本小说 南北朝时代 江户时代 中国通俗小说 家族
-
描述:言的.诚如日本学者石崎又造所说:“近世小说史上所谓读本这一新形式.是由这些中国小说学者的翻译或者翻案创造出来
-
创作平移与思维定势——对小说创作现状的一点思考
-
作者:戎东贵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小说创作 创作现状 思维方式 刘绍棠 新时期文学 程式 创作活动 创作手法 作品
-
描述:烈,但就具体的单个
-
要更多地和更深地理解生活(评刘绍棠的小说)
-
作者:肖殷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要更多地和更深地理解生活(评刘绍棠的小说)
-
《蒲柳人家》及刘绍棠小说的民族化、乡土化特点
-
作者:徐文海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汉文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乡土文学 一丈青 作品 小说创作 创作风格 描写 农民 乡土气息 风土人情
-
描述:在刘绍棠的诸多小说创作中,《蒲柳人家》是代表作品。在所表现的情调、塑造的人物、情节的结构、语言的使用等各个方面,《蒲柳人家》都体现了民族气派和乡土气息。他的创作实现了他要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