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我国古代生物科学
-
作者:暂无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物科学 王安石变法 沈括 自然科学 认真实践 唯物主义观点 地主阶级 中世纪 生产斗争 哲学思想
-
描述:学的支配。沈括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正是受了法家哲学思想的支配,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表现了法家人物所特有的战斗精神,敢于坚持真理、不畏天命、不迷信权威、大胆创新,促进生物科学的发展。
-
趣谈我国中秋节的洒俗
-
作者:徐成文 来源:东方药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周礼》 节日
-
描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盛大节日——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秋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但中秋成为节日,是到了隋唐才约定俗成的。中秋节以赏月、拜月
-
西周时期我国档案管理制度的发展
-
作者:解利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档案管理制度 西周时期 文书档案 副本制度 西周王朝 金匮 管理机构 档案收集 周礼 相适应
-
描述:理最为突出
-
我国最早的九种税探源
-
作者:张天雁 来源:税收征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春秋时期 税种 关税 市税 税制 最早 融合 货物 周礼
-
描述:在我国现在的税制中,设有20几个税种,有些税种在我国古代就开始征收。那么,这些税种在古代的称谓和征收又是怎样的呢?最早的关税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对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和国内的"市"时进行检查和征收
-
武则天应是我国第三个女皇
-
作者:陈永碧 来源:农家生活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武则天应是我国第三个女皇
-
后七子和明末文人的唐诗观——明代唐诗批评史研究之二
-
作者:朱易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调派 唐诗观 王世贞 盛唐诗歌 后七子 格调论 胡应麟 明代 李攀龙 诗歌风格
-
描述:因此,从唐诗批评史上看,后七子的唐诗观仍应算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发展时期的后一阶段。这一阶段孕育着格调派唐诗观的蜕变。(参阅拙作《明代格调派唐诗观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
“记得花阴文宴屡 十年春梦寺门南”——红罂粟花漫话之二
-
作者:赵洛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自珍 黄爵滋 海棠花 潘德舆 道光 张际亮 阴文 林则徐 己亥杂诗 魏源
-
描述:梗海堂也真长得好。它是乾隆年间董诰亲手栽种的。董诰从浙江回京,到了城外,和坤不给奏明,就侨居这庙里,种海棠,不想几十年海棠长得这般繁茂。龚自珍道光十九年《己亥杂诗》是这般难忘花之寺一片乱红的海棠:
-
王震生平及其交游——三槐王氏人物考之二
-
作者:李贵录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震 北宋 王安石
-
描述:王震是三槐王氏子弟中比较有名气的人物 ,一生多姿多彩。虽然他在政治上 ,比较偏向于王安石的“改革”。但由于他正直的性格 ,又使他与新党中的一些政治投机分子格格不入 ,并最终被排挤出朝廷。同时 ,他也与当时的文人有交往 ,展示了他文才的一面。
-
诠释学距离与理解之蔽的形成: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之二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距离 心学 理解 陆九渊
-
描述: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
芷兰斋藏藏书家墨迹叙录(之二) 李宗瀚:松风水 月比其清华
-
作者:韦力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李氏 墨迹 风水 道光十一年 临川 书法 春湖 桂林山水 立轴
-
描述: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