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篇主题的理解方法初探——兼析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作者:罗钱军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篇分析  篇主题  语境  关联  王安石 
描述:篇主题即篇指向,是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篇时,说话人总是从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篇的主题被读者(或听者)所理解。本文运用语言学中篇分析的有关理论,以王安石词
张呼片康保方言入声舒化的社会原因初探
作者:忻丽丽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康保方言  康保方言  入声  入声  舒化  舒化  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 
描述:理则推动了入声舒化的进程。
简而理丰 言短亦多姿:读曾巩《墨池记》
作者:陈继民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墨池记》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散文 
描述:不少散文作品,或通过记人叙事以表达情感和某种理性思考,或摹景状物然后卒章显志,且多以华丽的文字,绚烂的文句让人身临其境,达到感人的目的。也有一些散文,文字平实,如一泓清泉且在记叙中由一物生发开去,插
“自主学习”不应是一句时髦:听“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引发
作者:邱贻根  来源:师资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积计算  自主学习  梯形  时髦  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主体地位  新课程背景  人教版教材 
描述:教学效果。
河北省晋区与官话区过渡地带人声舒化的模式之一:石家庄市区
作者:唐健雄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河北    入声  舒化 
描述:通过调查发现与晋区毗连的石家庄市区有独立的入声调和入声韵母,并有107个入声字,入声向舒声转化的过程是由旧读向新读逐步过渡,先是入声韵母与舒声韵母合并,然后是入声调和舒声调合并,这是晋和冀鲁官话
张呼片张北县入声舒化情况及表现形式
作者:岳晓峰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北方言  入声舒化  声母  韵母  调类  表现形式 
描述:区别于周围官话方言的最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入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许多保留入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入声舒化的现象。以张呼片的张北方言为例,分析了该方言声母、韵摄和韵母、调类归派上的入声舒化
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校补(晋
作者:郭万青  来源:健行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国语韦解补正  国语    补笺 
描述: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校补(晋
“临川文化”的概念、内涵、外延二题──临川文化的个性特征
作者:周世泉 廖应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区域文化  界说  关系 
描述:“临川文化”是以临川治属为核心而涵盖周边11县(市)的古代临川区域人民所创造的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态;临川文化所具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一、个性的鲜明和独特、成就的巨大和突出,使其满足了区域文化成立
文化象征的符号——《论语》中“君子”与“小人”文化现象探析
作者:程碧英  来源: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君子与小人  礼崩乐坏  周礼文化体系  文化内涵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描述:的周礼文化体系为背景的一种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从而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的符号。
论宋化后妃的文化品格──中国女性文化思考之一
作者:季晓燕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思考  文化品格  中国女性  王安石  熙宁变法  曹皇后  反对派  太皇太后  女政治家  中国封建社会 
描述:论宋化后妃的文化品格──中国女性文化思考之一季晓燕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家国同构,甚至家大于国的状态,考察中国的家庭,特别是中国家庭的女性,在中国女性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页。而皇帝庞大的家庭正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