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在历史教学怎样运用启发式谈话
作者:吴雁南  来源:新史学通讯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中央集权制  匈奴人  青苗法  历史教学  免役法  启发式  对外战争  政治  武帝 
描述: 启发式谈话是教师向学生提出足以鼓舞学生思维的问题,使学生自觉地、深思熟虑地按照教师所指示的方法去探求问题的实质或结论,并作出回答。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启发式谈话经常被利用来解释历史上复杂的现象和概念。它足以鼓舞和培养儿童独立思维和学习
中国古代刑法的不为罪论要
作者:水寿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中国古代刑法  紧急避险  防卫过当  《唐律》  防卫行为  《春秋公羊传》  《周礼》  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  排除违法性行为 
描述:中国古代刑法的不为罪论要水寿在近现代各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上,一般都有关于某些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被视为犯罪,当然也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和理论。但在具体名称上,各国则不尽相同,既使同一国家
汤显祖传奇在明遗民
作者:顾启  来源: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传奇在明遗民
古代辨伪学概述()
作者:孙钦善  来源:文献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  古文尚书  汉书·艺文志  柳宗元  胡应麟  著录  孔子家语  文献学  具体情况  真伪问题 
描述:。入唐,亦不重辨伪。唐初所修《隋书·经籍志》,在著录群书时,多注存亡,而绝少辨真伪。当时对伪《古文尚书》亦深信不疑。至孔颖达等人作《尚书正义》,固然对《尚书》诸本的真伪问题难以迴避,在疏不得不
梦溪园的沈括
作者:俊文 刘忆  来源:艺苑(音乐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园  沈括  王安石变法  乐律学  北宋  江苏镇江  司天监  政治家  宋仁宗  音乐创作 
描述:这所田园,简直就是昔
论方志的史与志的关系
作者:史念海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志  章氏  章学诚  地理沿革  戴震  撰修  修志  《周礼》  《禹贡》  改造自然 
描述:会不断地引起讨论,可能经历一段相当长久的时期,也许要与这一阶段的修志事业相终始。这里姑就管见所及,略为引申,以求正于当世方家。
孔明并非“孔显明”
作者:汪诚一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葛亮  孔明  姓名  里面  名词  解释  光亮  王应麟  密切联系  列举 
描述:拜读贵刊89年第12期上的《姓名里面有文章》一文,颇有得益。但文中对诸葛亮的“字”的解释,似觉欠妥。该文在谈到古人的名与字有联系时,列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字孔明,孔显明就是有光亮之意
中国戏曲美学的本色说
作者:黄仁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论  中国戏曲  王骥德  明中叶以后  戏曲艺术  骈俪派  美学要求  汤显祖  戏剧艺术  剧坛 
描述:现代的大曲论家吴梅还用了许多篇幅来探讨本色问题。 戏曲的本色理论,显然继承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审美理想,同时又体现出它作为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潮与文艺思潮的涤荡和人们对于艺术规律认识的深入,它的理论触角伸入了艺术创作和
《周礼》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
作者:李雪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土地分配  授田制  《田法》  临沂银雀山汉简  农民  余夫  一夫百亩  《周礼正义》  井田制度 
描述:《周礼》的农民土地分配问题李雪山《周礼》又名《周官》,是研究先秦史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它不仅信而有征,而且主要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制度,书中土地制度方面的史料较多,故本文以《周礼》的材料
元明戏曲的少数民族语(续)
作者:王学奇  来源: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译语  声近义同  蒙语  无名氏  华夷  怯薛  人事  汉语  元明戏曲  汤显祖 
描述:门》皆谓星为火敦;《地理门》谓海为阿来。《鞑靼译语·地理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