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荷兰)包乐史
-
作者:聂德宁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外贸易史 明朝 清朝 海外华商 贸易网络 书评 《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
-
描述:明清海外贸易史与海外华商贸易网络研究的新探索(荷兰)包乐史
-
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
作者:梁波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 至情 情死 情死 牡丹窠臼 牡丹窠臼
-
描述:汤显祖之<牡丹亭>的至情,是文学史给予<牡丹亭>的根本定位,并在整个明清传奇史上具有极广泛的情感关涉.其引发的此后文人传奇均难逃牡丹窠臼、甚至才女情死的极端现象,都堪称明清文人传奇之情感格局
-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
-
明清传奇“魂梦”叙事模式意义探析:从《牡丹亭》和《鸳鸯梦》
-
作者:张岚岚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叙事模式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鸳鸯 鸳鸯 汤显祖 汤显祖 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 柳梦梅 柳梦梅 叙事主题 叙事主题
-
描述:。讲故事必定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更多的明清传奇在叙述
-
案头与场上:以汤显祖传奇落场集唐诗见明清曲家戏剧观
-
作者:刘叙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落场诗 集唐 案头 场上 汤显祖 王骥德 臧懋循 冯梦龙
-
描述:集唐诗.从晚明清初传奇创作实践来看,剧作家已经找到“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办法.
-
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
作者:梁波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至情 情死 牡丹窠臼
-
描述:世间只有情难诉-浅析《牡丹亭》之于明清文人传奇的情感关涉
-
明清之际宜兴曲家群体及其家族传承:以吴炳、万树为中心
-
作者:殷亚林 常雯婕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兴 曲家群体 家族传承
-
描述:江南名邑宜兴在晚明到清初涌现了很多词曲名家,曾形成著名的阳羡词派,而其曲家群体虽未成派,亦颇具规模和影响.该曲家群体不乏吴炳、万树等优秀代表,且具有鲜明而稳固的地域性和家族性特征.
-
北魏孝文帝巧用《革》卦促进迁都:《资治通鉴》所涉《易》文辑
-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北魏孝文帝 《革》 《易》 阴阳观 《通鉴》 《周易》 变法改革 封建社会 平城
-
描述:中时迁都洛阳记叙尤详.本文拟对孝文帝利用《周易》革卦排除迁都阻力一事略陈管见。谋略与威权并用实现迁都大计《通鉴》在记叙了孝文帝拓跋宏在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等改革措施后,即行谋划将部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但是,考虑到反对迁都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强大,不便公开提出,“乃议大幸伐齐,故以胁众。”于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五月的一天召见群臣.“使大常卿王湛筮之,遇《革》。”孝文帝高兴地说:“‘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吉孰大焉!”①朝臣部不敢说话,只有任城王拓跋澄仗着是皇帝的叔父,位尊权重,敢于廷争面折,因而提出反驳c退朝后,孝文帝单独召见了拓跋澄,首先解释了在朝堂上厉声作色的缘故:“明堂之事,恐入人竟言,记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让拓跋浪消了气,接着就开诚布公地说出了迁都的想法:“今日之...
-
太极图何以应是S形走向?——关于易图的“音—形—意”
-
作者:罗翊重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极图 易学 二进制 卦序符号 “S”形图象
-
描述:卦方位图才得以流行于世。但朱熹对这些易图结构的内在涵义,还并没有真正理解,他承认“眼前见得了了如此,
-
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
-
作者:李之鉴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 孙奇逢 《读易大旨》 “天人合一”思想 实践意义 王安石 自然之变 客体世界 六十四卦 主体认识
-
描述: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李之鉴(河南师范大学)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人。明亡之后的第七年即清顺治七年(1650),携妻将子,四十余口